“寧國公,這件事情現在只有朕和你們兩個人知道,所以在事情還沒有完全確定之前,你們二人跟誰都不要說。”
對於張凌陽來說,直接向內閣及六部九卿宣佈自己的這項決定,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所以張凌陽就想著,是不是給他們來一個木已成舟,造成既定事實,這樣一來自己面臨的壓力會小上很多。
“不過在這個關鍵時期,內閣和六部九卿也不能閒著!”張凌陽決定,在軍制改革的籌備時期,不能讓那些文官太過清閒,要不然肯定會出一些么蛾子的。
所以第二天,張凌陽就決定召內閣首輔鄭永基並六部九卿前往拱宸殿議事。
至於議什麼事情?
群臣都不清楚。
特別是內閣首輔鄭永基,來人就問鄭永基皇帝今天要議的是什麼事情,鄭永基每每就回說自己也不清楚。
顯然,對於鄭永基的回答,其他人明顯不信。
“你們愛信不信!”鄭永基索性也不再解釋,靜下心來等到張凌陽的傳喚。
一刻鐘過後,張凌陽召眾臣入殿。
三拜之後,張凌陽瞧見群臣一個個用疑惑的眼神偷看自己,嘴角不由輕輕一撇,就說道:“諸位愛卿,前幾天朕無聊之下,就翻閱了一下這幾年刑部呈送過來的案宗,結果發現,這幾年各地治安實在堪憂。
根據戶部統計,光是去年一年,大周就發生案件三十五萬起,其中干係人命的案子,竟不下三萬起。
朕就納悶了,你們說這幾年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部分地方百姓的溫飽問題也都已經解決,為何治安事情屢見不鮮呢?”
“啟稟陛下,聖人有言,倉稟實而知禮儀。微臣以為,這幾年各地治安事件雖然屢見不鮮,乃是百姓未得到很好的教化所至。
所以關鍵就在於教化百姓聖賢之道,只要百姓懂得道理,治安事件就會減少。”禮部尚書曹睿上前回道。
“微臣贊同曹尚書的意見!”除卻六部九卿及內閣首輔鄭永基沒有表態外,其他大臣紛紛上前附和曹睿的觀點。
見此,張凌陽絲毫不以為驚訝,而是輕笑了下,看向鄭永基問道:“鄭愛卿,你也這麼認為?”
“曹尚書所言微臣也是贊同的,可微臣還認為,單靠禮儀教化,是遠遠解決不了問題的,恩威並施才是王道。”鄭永基出來回道。
“鄭愛卿所言不錯!”張凌陽頷首道,“如果只靠禮儀教化,百姓就能知禮守法,只怕說出去你們自己也不大信吧!”
見曹睿正欲開口辯駁,張凌陽抬手止住,繼續說道:“你們說,這天下間很多官吏、士紳,他們都是家境殷實之輩,又從小通讀四書五經,為何踏上仕途之後還要貪贓枉法呢?”
“這……”件張凌陽這麼說,群臣在地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均不知該如何回答。
“據錦衣衛查實,從泰安五年開始,各地官吏貪汙納賄比之以往多了一倍不止。而其中,越是貧困的地區,官吏貪汙起來越是嚴重。
就拿去年來說,大週一十八行省,貪汙最嚴重的幾個行省分別是廣西、雲南、廣東以及西北幾個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