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到了天津衛,韓良才知道大周皇家海軍又一個艦隊要誕生了,且到了今年年底,大周皇家海軍至少會擁有三支以上的艦隊。
即便按照第一艦隊的規模,每支艦隊三千人,那三支艦隊也要近萬人。
當然,這萬人規模的海軍對英吉利這種全球霸主來說,是少的不能再少的,可在東亞,上萬人規模的海軍,卻是從未出現過的。
在大周正欲對扶桑國興師問罪之時,遠在極西之地的歐洲,卻又是另外一片景象。
當羅斯國三萬東征大周軍隊全軍覆沒的訊息傳回歐洲之時,整個歐洲頓時就沸騰了。
作為歐陸第二強國,羅斯國的強大從來沒有被否認過。
當然,英吉利這個海上霸主並不算歐陸第一強國,畢竟英吉利的陸軍實在有些拿不出手。
至少相對於法蘭西和羅斯國來說,英吉利的陸軍拿不出手。
可就是這麼一個歐陸第二強國,竟然在這裡短的時間內就敗給了遠在東方的大周,這不得不讓人驚訝。
原本,歐洲列強都以為即便羅斯國不敵大周,可也不會敗的那麼慘,最多也就是打成平手而已。
可此次羅斯國敗的實在是太慘了,收到戰敗的訊息後,羅斯國皇帝驚得險些緩不過氣來。
“不能就這麼算了!”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羅斯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還要再次徵兵討伐大周,試圖報仇雪恨,不料卻遭到了所有羅斯國貴族的反對。
之前的這場戰爭,羅斯國就已經向其他列強借了數百萬金法郎的款項。如果羅斯國還要對大周開戰的話,那羅斯國勢必要抵押上更多的礦產資源才能滿足那些貪婪的銀行家的胃口。
可羅斯國國內被勘探出來的礦產資源就那麼幾處,其中至少有一半都被羅斯國抵押給了銀行家們。
如果羅斯國繼續抵押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羅斯國國內的礦產資源,就不在有一處歸屬他們自己所有了。
這些貴族對那些礦產資源早就垂涎已久,之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拒絕亞歷山大二世向其他列強借款,相繼抵押出去不少的礦產,現在哪裡還願意再將這些礦產資源給抵押出去?
畢竟,剩下的那些礦產資源,其中有一大半雖然不在這些貴族的名下,可他們卻是那些礦產資源的實際擁有者。
即便亞歷山大二世是羅斯國皇帝,可動了他們的乳酪,這些貴族也是不幹的。
再者說,三萬東征大軍一夜之間就化為灰燼,這件事情想想都很可怕,他們有些畏懼了大周的戰力。
更何況,如果羅斯國再次東征大周的話,將領肯定還要從他們這些貴族中挑選,惜命的貴族到時候是去呢?還是不去呢?這是個大問題。
更甚者,萬一與大周的戰爭再次慘敗,那勢必要影響羅斯國在歐洲的威信,只是其邊遠地區的統治將岌岌可危。
這些年來,羅斯國對土地貪婪成性,擴張的土地不少,可治下並算不得太平。萬一羅斯國再次與大周戰敗,那羅斯國的國力勢必要下降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畢竟,想要再次東征大周,要從其他地方抽調的兵力可就不再是一個三萬人馬了,而是兩個、三個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