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子接到齊飛陽的電話後,對無塵子笑道:“你這徒弟可真行啊,把我這老頭子丟在這裡,自己跑到省城去了!”
無塵子問道:“他到省城幹嘛?是警察局找他有事嗎?”
“不是警察局,是東海特戰隊找他幫忙訓練隊員,說是要好幾天才能回來。”
吳長斌疑惑的問道:“小師弟不是醫生嗎?怎麼跟部隊也有關係啊!”
紫陽子笑道:“他可不僅僅是個醫生,他的級別可比你高多了,現在是特戰隊總教官,大校軍銜!”
吳長斌兄妹聽了,都感到不可思議,吳小瓊吐了吐舌頭,說道:“老爸,沒想到小師弟這麼牛啊,您老可真是撿到寶了!”
紫陽子笑道:“其實你們老爸才是真牛,如果不是他眼光獨到,怎麼能收到這麼牛的徒弟,況且飛陽這小子再牛也得聽你們老爸這個師父的!”
無塵子說道:“這算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了,不過,道兄別忘了飛陽可是三陽宗的記名弟子,你們宗門才是真牛啊!”
“都牛,咱們都是牛!”
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
無塵子說道:“道兄,你難得來東海一趟,我們兩個老頭子也別老呆在家裡,黃島的風景還是很不錯的,這幾天咱們也到附近轉一轉吧。”
“好,那咱們明天就出去轉轉。”
吳長林聽了,說道:“我這幾天沒什麼事,明天我開車過來陪你們去吧。”
紫陽子說道:“那就有勞賢侄了!”
第二天上午,吳長林開了一輛旅行車過來,帶著無塵子和紫陽子先去了棧橋,接著又去了八大關,中午在吳長林開的酒樓吃過飯,下午又去了20多公里外的琅邪臺。
琅琊臺已有二千多年曆史,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齊時作八神,其中四時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歷代有許多帝王來這裡祭祀四時主。
紫陽子長期在大山深處清修,很少到海邊來,此時站在琅邪臺上,仰觀天上雲捲雲舒,俯瞰大海碧浪驚濤,賞無邊美景,思先賢風采,念歲月滄桑,時代變遷,不由得痴了。
現在他進更加體會到了齊飛陽建議他們多出去走走的深意,修煉不能閉門造車,與其在一方小天地冥思苦想,不如融入社會,融入自然,才能更好的體悟道法之真諦。
他這些年除了修煉就是到處尋找靈石和丹藥等資源,一心想著自己和師父能不能突破到金丹期,可惜事與願違,只覺得修煉之途前路茫茫,看不到盡頭。
萬萬沒想到的是,偶然的機會遇到了齊飛陽,竟改變了他們師徒和整個三陽宗的命運,在他看來比登天還難的事情,居然輕易就跨過去了。
他雖然剛剛突破到了金丹期,但境界的提升還需要道心的明悟,此刻站在大海邊,心胸開闊,神思飛楊,隱隱看到了一扇大門,卻又虛無縹緲,捉摸不定。
無塵子看到紫陽子靜靜地站在琅邪臺上,彷彿入定了一般,知道他必是心有所悟,也不去打擾他,自己坐在一邊休息。
良久,紫陽子回過神來,自言自語到:“不虛此行啊!”
回到無塵子家後,紫陽子晚上並沒有修煉功法,而是靜坐在榻上入定。
東海是全真教的發源地,因三陽宗和嶗山道教同屬北方全真教系,紫陽子來了黃島,自然要去嶗山道觀參拜一下。
第二天,吳長林把他們送到了40公里外的嶗山,吳長林把車停在老君蜂下,著名的太清宮就在此處。
嶗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自春秋時期就雲集一批長期從事養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書曾載“吳王夫差嘗登嶗山得靈寶度人經”。到戰國後期,嶗山已被譽為“東海仙山”。
這裡還是道教傳播要地,始於漢唐,宋、元兩代發展到鼎盛時期,明清不衰,盛時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說,嶗山道教屬北方全真派系,被稱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著名的道士丘處機、張三丰、徐復陽、劉志堅、劉若拙等都在嶗山修過道。
太清宮始建於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太清宮共分三個獨立院落,一百五十多間殿宇,每個院落都有獨立的圍牆,單開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