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解讀一下!”
曾子解讀道:“《詩經》上說:我懷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厲聲厲色。先生說:用厲聲厲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為。”
“嗯!很好!繼續!”
“是!樂伯伯!”曾子應道。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什麼意思?解讀一下!”
曾子解讀道:“《詩經》上說:‘德行輕如毫毛’。德輕如毫毛說明還是有德。‘上天所承載的,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無形’才是德的最高境界啊!”
“什麼意思?我沒有聽懂!”樂歌閉著眼睛問道。
“樂伯伯?”曾子這才注意到:樂伯伯有些反常。
“我累了!你回去吧!”樂歌用微弱地聲音說道。
“樂伯伯?”
曾子還要追問,這時微兒伯母進來了,朝著他揮舞了一下手背。然後小聲地說道:“你回去吧!他累了!”
“我?”曾子還想說:我還沒有唸完整個《中庸》呢!還沒有聽到樂伯伯的評說、指點呢!
可見微兒攆他走了,他也就不好再纏著樂伯伯。
再則!不說樂伯伯很累,他也覺得很累。
微兒以為樂歌累了進入修煉狀態,到了晚上才發現:夫君追隨道家創始人老子去了。
人還盤腿坐在那裡,跟平時修煉狀態一樣,卻沒有了呼吸。身體還是軟的,只是已經沒有熱氣。
“夫君!夫君!夫君!……”
三聲呼喊之後,微兒倒在樂歌的身上,一口氣沒有過來,跟隨著夫君西遊去了。
“老祖宗!老祖宗!老祖宗!……”
聽到微兒老祖宗的呼喊,學堂內的兒孫後代們都聞訊趕了過來。結果發現:兩位老祖宗都走了。
“嗚嗚嗚!”
頓時!學堂內哭聲一片。
作為老王子,樂歌的葬禮自然是隆重的。不僅魯國國君親自過來參加,就連周天子那邊,也派特使過來。
由於古代資訊落後的原因,葬禮之後曾子才得到訊息。
“什麼?樂伯伯辭世了?”
“辭世了!都已經是兩個月以前的事了!曾子!”
“嗚嗚嗚!”得知樂伯伯辭世的訊息,曾子大哭。
後來曾子又聽說:樂歌樂伯伯就在他那天走後就辭世的。
因此!曾子更是愧疚。要不是他纏著樂伯伯幫他解讀《中庸》,也許樂伯伯就不會勞累過度而死亡。樂伯伯的死,跟他有直接的關係。雖然!樂伯伯的後代並沒有來找他的麻煩,可他還是覺得內疚、愧疚。。
因為對樂伯伯有著愧疚之心,所以!他把《中庸》的草稿塵封了起來,不再修改。
曾子死後,子思在整理先生曾子的遺物時,才發現《中庸》草稿。之後!經過子思修改,《中庸》終於流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