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阿滿的五歲的女兒羅克輝少尉派人送到了旁邊的希望醫院那裡去了。
希望醫院和希望學校一樣,都是傅瑾主導下創辦的。
和希望學校一樣,希望醫院也建立在貧困的地區為主,一般都和希望學校相臨,都是透過國家和社會資本作為補貼,看病拿藥都不要錢。
當然,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再加上目前的戰爭仍舊持續,所以希望醫院的醫療水平並不是很高,對於一些疑難雜症很多時候都是要透過轉院進行治療。
儘管如此,但這些足以讓那些貧困的地區健康指數大大提高。在此之前,因為一場小病而死亡的人大有人在。
這天是西南地區這所希望醫院創辦三週年的日子,主創人傅瑾跟隨運送藥品的車輛來到了這這所醫院。
傅瑾並不喜歡熱鬧,所謂的三週年並沒有舉行什麼慶典,只是給醫護人員發放了一些獎金和大米等物質上的用品。
和傅瑾一起來的還有仁愛醫院的醫生羅夫斯太太,這次來她是受到了傅瑾的邀請。仁愛醫院位於南京,也算是一所教會醫院,因為主導創辦這所醫院的主導人羅夫斯夫婦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在當時的中國,諸如協和、仁濟之類的教誨醫院代表著當時中國的最高醫療水平,而他們也和當地的大學合作,創辦醫學院培養現代醫護人才。傅瑾有感於目前希望醫院缺乏優秀的醫護人員,所以邀請羅夫斯太太跟著自己一起前來,希望她能夠在這方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
羅夫斯太太對傅瑾所作所為也十分欽佩。
聽說了傅瑾的事蹟之後,她簡直不敢想象在落後的中國,能夠有這樣的獨立自主的女性去辦這樣一件件大事。
在羅夫斯太太印象裡,在中國當時的很多落後地區,女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仍舊需要裹腳,雖然後來政府明文規定“纏足裹腳者須承擔法律責任”扼殺住了這一惡俗,但在很多經濟落後的地區,女孩子們往往都不能上學,在她們十幾歲的時候就會嫁人。
所以羅夫斯太太認為,傅瑾不僅僅是做了諸如此類的壯舉,並且引領了無數女性開始自我覺醒。
也正是基於這些原因,羅夫斯太太才答應了傅瑾提出的一些要求,並且跟著她一起來到了這個偏遠的山村進行醫療物資的捐助。
傍晚時分,羅夫斯太太和傅瑾忙活了一天之後,終於騰出手來享受一下這片刻的安寧。這所醫院位於山腳,從那裡向外望去,群山峰巒疊嶂、鬱鬱蔥蔥的樹木讓人不禁聯想到鮮活的生命力。
“傅,這裡真的是太美麗了,連空氣都是香甜的。”羅夫斯太太閉上眼睛,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像是被這裡的一切所陶醉。
傅瑾走過來笑道:“是啊,夫人。中國有很多這樣美麗的地方,這裡的人們也都很善良淳樸,但同時也很落後。”
“喔,傅,你又來了?我想你除了做這些好事之外,還會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嗎?”羅夫斯太太笑著說道,現在她和傅瑾已經很熟悉了,所以他們之間說話也偶爾會開開玩笑。
傅瑾笑了笑:“這些就是我感興趣的事情,我做這些事情覺得很快樂。”
“你真是一個天使!上帝啊,不知道什麼樣的紳士才能贏得你的芳心?”羅夫斯太太由衷的感慨道,她知道傅瑾至今未婚,也沒有戀人,這就讓她覺得有些遺憾。
聽羅夫斯太太這麼一說,傅瑾心裡莫名的咯噔一下,其實她早就心有所屬,只是有些事情不免有些遺憾。
正想著,下面傳來了一陣噪雜的聲音。傅瑾他們剛回過頭來,一個渾身是血的醫生就走過來說道:“先生,剛剛有個捱了一刀的小女孩被送了過來,現在她需要手術,而我們的醫生剛好外出了,她需要立刻轉院,我們想借用一下您的車輛。”
傅瑾一聽立刻說道:“好,你們讓司機老朱送你們過去,快去吧。”
“等一下!”羅夫斯太太打斷了傅瑾的講話:“這裡距離城市醫院還有幾十裡山路,你的車輛不是專業的救護車輛,恐怕人還沒有送過去,這個孩子可能就沒命了。”
“那你的意思是?”傅瑾著急的問道。
“你別忘記了,我也是一名外科醫生。”羅夫斯說完,對著那個醫護人員吩咐道:“麻煩你去將手術室準備好,我來給這個小女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