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火箭炮在經過試驗之後,南京就批准開始了大批次的生產。位於西安的江南重工廠接受重工任務並開始組織生產,很快,第一批一個火箭炮團就開始試驗裝備南京保衛戰的部隊。
配屬全軍首個火箭炮團的是南京東線的十五集團軍。火箭炮炮兵團的第一任團長是以前集團軍司令部警衛營營長張順水。
上次日軍挺進隊的事情之後,張順水和陳述兩人分別受到了表彰。當然,張順水是先批評再做的表彰,畢竟是他的警衛工作出了問題,後果就是差一點讓集團軍司令部讓小鬼子端了。
這件事之後,張順水也向集團軍長官做了深刻地檢討,並主動提出要去一線的作戰部隊去。
集團軍長官同意了,他就是以上校正團職的身份分到了集團組織處,不過下面部隊正職都滿滿當當的,還真不好把他分到哪去。
無奈之下,張順水就坐了十幾天的冷板凳,這時候,他獲悉組建火箭炮炮兵團的訊息。
張順水不知道火箭炮是個什麼玩意,他還以為只是普通的炮兵,就報名要參加火箭炮炮兵團團長的競選,沒想到就競選上了。
之所以競選上,第一是因為前去競選的人少。這個時候,十五集團軍團職長官哪個不在前線忙的昏頭轉向,誰還有功夫去競選這個?
另外的一個原因是張順水這些時間是真正的去學習了。他在和黃正接觸過之後,就開始沒事的時候看看書,翻閱一下發現還真的有不少的新鮮玩意。
黃正告訴他,社會越發展,讀書就越重要!少打點牌,沒事的時候看看書,修養身心也是有好處的。
王茂才以前讀書少,後來還是部隊辦的掃盲班學會的認字。他對於黃正給他留下來的那些個什麼《牛虻》、《戰爭與和平》之類的完全沒有興趣,但卻對黃柯著的那本《裝甲化的戰爭》之類的小冊子卻是愛不釋手。
他簡直著了魔了,那些個關於裝甲化、機械化戰爭的構想和敘述,讓張順水神往不已。
在第一次見到火箭炮的時候,張順水感覺黃柯在書中構想的機械化鋼鐵洪流,就是眼前的這種傢伙。所以在見過火箭炮之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選上,成為這支部隊的長官。
經過多層次的選拔和考量,張順水如願以償的成為了首個火箭炮炮兵團的團長。
出於保密的緣故,這個炮兵團沒有以火箭炮命名,只是命名為快速炮兵1團,全團裝備了36門“翠花”型火箭炮,編制為三個營,1000多人的兵力。
這個火力強大的炮兵團初次投入戰場是在南京保衛戰進行的一個月之後。此時,句容一線的防線已經崩潰,部隊開始有序撤退到湯池一線進行防禦。
日軍的進攻勢頭依舊不減,驕橫的第六師團依靠強大的火力優勢全軍猛撲湯池。
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中,中國軍隊首次投入使用了大規模的火箭炮。
上午十點,在日軍第六師團進攻前夕,火箭炮團的36門火箭炮入了預定的位置,開始準備兩次齊放射擊。
戰鬥還在繼續,夜空之中,雙方一顆顆照明彈升起又落下,不同顏色的訊號彈不斷的升起,各種輕武器的聲音伴隨著風吹來,拖拽著紅色尾焰的曳光彈不斷的來回運動……
“炮擊準備!”抵達預定位置,前方傳來具體方位,炮兵團開始下達命令。
官兵們立刻摘去炮衣,調整諸元,裝填炮彈。不一會的功夫,各車開始報送準備完畢。
團長張順水舉起望遠鏡向前看,前方炮火依舊,日軍步兵在裝甲車和坦克的掩護下,開始向湯池一線進攻。夜色昏暗,但他能夠感覺到日軍官兵臉上洋溢的那種驕橫之氣。
“好!”張順水手一擺下,下達了開始的命令。
官兵們各就各位,立刻開始發射。片刻之後,在一陣鋪天蓋地的喧囂聲忠,密集的*如同夏天暴雨時的雨點一般傾瀉到日軍的陣地上。
正在進攻的日軍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次打擊。多年之後,第六師團的官兵回憶起這個恐怖的一幕,仍舊覺得不可思議,倖存者談論此事之時,仍舊覺得那是最為恐怖的一場戰鬥。
從天降下的火雨將他們無死角的覆蓋,這種*和普通的炮彈不同,他們密度大,覆蓋範圍廣,並且是以燃燒爆炸為主。燃燒產生能夠融化鋼鐵的高溫,讓驕橫的第六師團這個先頭部隊頃刻間變成一片火海。
密集的*帶來的不只是戰術上的摧毀,更加是心理上的震撼。進行了兩輪齊射之後,第六師團的這個先頭部隊一個大隊幾乎喪失了全部的戰鬥力,與之配合的戰車也都化為鋼水。這件事在第六師團乃至於整個華東方面日軍中傳來,一聽到嗖嗖嗖的火箭炮聲,他們都會趕到莫名的恐懼。
兩輪齊射之後,張順水透過望遠鏡看著數公里之外的燃起的火海,嘴角上浮出一絲笑容。
“報告,兩輪齊射完畢!”一個軍官跑過來對張順水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