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雞鵝巷53號是一處神秘的大院。
在任何出版的地圖上都沒有標註這裡的資訊,在這裡的門牌也沒有任何顯示,甚至連辦公室的電話都沒有在電話局登記。整個一棟大院被五米多高,一米厚的圍牆包裹著,雖然沒有軍事禁區的標誌,但在大門卻有全副武裝的憲兵把守,周圍還有人不間斷巡邏。
這裡的大門一直都是關閉的,鮮有幾次開出的黑色奧斯汀轎車也都是匆匆過去,然後大門再匆匆關上。
新政府裡,只有少數的幾名高層知道,這裡是國防部預備幹部處總部,簡稱國幹處,也有人稱之為53號大院。
這裡是新政府的重要的情報機構,當然,這支重要的情報機構並不歸屬於廣州的新政府,直接歸屬於北伐軍前線指揮司令部。
預備幹部處已經完全轉化為情報調查收集機構,行政級別也擴大到正軍級。
進入南京城後,這一機構的職能進一步的明確,機構設定也得到進一步最佳化,一切變得越來越正規,不僅成立了八部六室炸, 一些重要的城市還建了秘密分站和竊聽系統。
在北伐軍佔據半壁江山後,可以調動的人才和物力是之前不能夠比擬的,大量的諜報、破譯人才被充實到隊伍中,一些國外進口的竊聽和破譯裝備也被裝備起來,有人粗略統計過,僅預備幹部處外文翻譯部就有30多名高階翻譯人才,可以翻譯超過40種語言,人才之多,可見一斑。
不過,在如此完善的情況下,楊義兵卻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3月28日,情報部截獲了一條從廣州主席辦公室發出的電文。電文的內容很簡單,只是提醒“梅雨時節,天氣轉變,注意收拾衣服保重身體”之類,看似是一封尋常的提示性電文。但接連幾天,他們都截獲了從廣州主席辦公室發出的數封電報,電文也是出奇一致性。
這立刻引起了情報部長李澤天的注意,他覺得其中肯定有什麼聯絡,不然主席辦公室不會發電報挨個提醒。李澤天命令人跟蹤這個資訊,並派人對所有電文進行匯總。
經過幾天的時間,李澤天發現,這份電文是從主席辦公室發出,所有的接收單位都是軍警等一些重要管理部門。從國幹處廣州站那邊等到的訊息,不久前,主席在國黨會議上,專門召集了軍警部門的黨員開會;並且,最近廣州等地在頻頻調集軍警,並且內部還對顏色政黨黨員進行了甄別。
現在通電全國的部門,難道是?
一個不好的念頭在李澤天的腦海裡浮現出來。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指示手下的人將這件事進行分析匯總,同時,他也把手裡的電話搖動了起來。
“幫我接義兵同志辦公室,對,這裡情報部李澤天。”李澤天手裡緊緊的握住話筒,略帶著沙啞的淮地口音在辦公室裡迴盪。
“李部長,義兵同志出去了”國防部預備幹部處的規矩,下級對上級不稱呼職務,直接稱呼某某同志,這樣一來顯示平等,其次可以增加內部凝聚力和紀律意識。
“那請問他什麼時候回來?我有重要事情向義兵同志彙報。”電話這頭的的李澤天有一些著急了,不知道是天氣還是因為緊張,他的頭上已經滲出了一些汗水。
“不清楚,義兵同志去的是南京市政府,具體的事宜我本人也不是十分清楚。”秘書回答後,李澤天又攥緊話筒說道,“王秘書,請義兵同志回來後一定電話告知我,我有重要情況要去彙報”。
“好的,我知道了”
通話結束後,電話這頭的李澤天陷入思索之中。這個時候,千里之外的廣州國民政府主席辦公室裡,一封封機要電文正在向撒雪花片一樣的向外瀰漫。同樣,在廣州市區,來來回回的衛戍部隊不斷調動,戴著紅袖章、懷揣著*的官兵開始進駐各個不同的機要單位,誰也不知道這些人想要幹什麼?
有一些人倒是嗅出了其中的血腥味,不過在那個時候沒有人敢下結論,老百姓們都關閉門窗透過縫隙觀察街面上軍隊的調動,像是看一場與己無關的熱鬧一般。
叮鈴——鈴!深夜時分,李澤天桌子前的電話響了,剛趴在桌子前睡著的他一下被驚醒。
“義兵同志,我是李澤天,我有重要事情想你彙報”李澤天很快把事情的前後講述了一遍,電話那頭的楊義兵聽後不由的也是手心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