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大學霸> 905章 頻率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05章 頻率之爭!

也正是如此,華興集團公司一下子就能將衛星地面終端價格拉到一個很低的水平。

當歐洲這些代表團成員看到中華衛星通訊公司研製的這款觸控式螢幕衛星手機原型機的時候都是瞪大了眼睛。

這款手機比西門子R3手機要大了一圈,厚了一圈,而且機背上加掛了一個可以摺疊的衛星天線,做工非常精美。

這是中華衛星通訊公司和華興通訊裝置公司合作開發的衛星通訊手機,針對林業巡檢、消防、礦業勘探、民政救災、海洋漁業、戶外旅遊、電力巡檢、交通等行業部門。

這款衛星手機最大的特點是支援十兆以上的資料傳輸,這個就非常厲害了,現場採集到的資料第一時間就可以回傳到企業。

現階段能做到這樣程度的也只有華興集團公司可以做到了。

當代表團來到中華衛星通訊公司的鐳射通訊研發部門的時候,研發部門也是展示了信標光發射系統部件和空間信標光位置檢測系統部件。

信標光發射系統部件採用的是氮化鎵鐳射二極體,三年前的時候華興集團公司就利用氮化鎵材料製備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氮化鎵襯底的發光二極體,在這個基礎上華興集團公司開發出了氮化鎵二極體晶片。

因為氮化鎵的二極體的亮度比砷化鎵製備的二極體亮度要高十倍,能耗更低,所以華興集團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開發出了邊發射鐳射器,主要是用來用在光纖通訊上面。

不過因為氮化鎵發光二極體製備成垂直腔表面發射鐳射器非常困難,主要是氮化鎵的發光二極體的結構十分特殊,激射條件非常苛刻,除此之外,還要確保其發射波長落在高反帶之內,確保諧振腔的諧振波長與有源區的增益峰對準等才能得到激射,華興集團公司的這些科學家們為此是絞盡腦汁,但是研發進度還是很慢。

不過歐洲代表團成員看到這個邊發射鐳射器後也是頗為震驚,歐洲研發的鐳射通訊衛星搭載的信標光發射系統裡面鐳射光源是19支異質結構的砷化鎵鋁鐳射光源,華興集團公司卻是氮化鎵鐳射二極體,兩者之間走得技術路線不一樣。

更讓這些人吃驚的是華興集團公司的空間信標光位置檢測系統部件的技術路線跟他們的也不一樣——

中華衛星通訊公司的技術部門沒有使用電荷藕合器件影象感測器用來捕捉檢測光訊號,而是使用了PsD位置感測器。

雖然說使用PsD光敏位置感測器和電荷藕合器件影象感測器原理上是一樣的,不過後者的成本卻是要高上了很多。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華興集團公司在電荷藕合器件影象感測器上技術實力不夠,國內整體在這方面的技術底子都不夠,公司只得另闢蹊徑。

現在華興集團公司正在研發鐳射通訊終端的精密光學瞄準捕獲跟蹤這一主要關鍵技術,這套複合軸的跟蹤觀瞄系統來自於之前在光電吊艙上面的技術積累,不過現在還在測試驗證中,所以也就沒有拿出來顯擺了。

雖然說鷹醬跟歐洲在鐳射通訊技術上起步很早,**十年代就已經陸續地將一些技術實驗衛星給發射到了太空進行各種技術驗證。

不過兔子國內在鐳射方面的研發同樣也不弱,從六七十年代就開始跟蹤研發,到現在全國研究鐳射的科研所大大小小非常多,整體技術實力並不會比國外落後,而且在鐳射光學晶體上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只不過之前在商用領域產業化上做得比較差,沒能整合起來。

再加上兔子之前沒錢搞衛星鐳射通訊計劃,因為這玩意太費錢了,這個系統工程不是研發出來鐳射通訊衛星就可以的,搭載鐳射通訊衛星衛星本身就費錢,發射到空中去後地面還要建設大型的鐳射發射系統,而且因為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的跟蹤觀瞄系統如何對接的難度非常大,很容易因為對不準而造成發射上去的衛星就報廢了,失敗率太高了。

兔子國內的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們向來是精打細算慣了,也不可能像歐洲和鷹醬以及霓虹國這些國家財大氣粗,基本上都是在這些技術上面進行預研,做好技術儲備。

華興集團公司是靠著半導體和通訊技術起家的,在鐳射通訊領域自然是不會缺席的,在鐳射通訊編碼技術上更是擅長。

楊傑深知鐳射通訊技術有著通訊容量大、.保密性強、結構輕便,裝置經濟的特點,他尤其是看中使用鐳射通訊技術可以讓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都可做的很小的優點,一般這樣的天線直徑可以做到幾十厘米,而且重量不過幾公斤,這個對衛星載荷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採用微波天線的話,面積要做到非常大,重量也很重,地面上倒是無所謂,開始衛星上面就非常夠嗆了。

所以衛星鐳射通訊技術他無論如何也是要搞的。

也正是華興集團公司在衛星設計製造生產方面展現出來的超強研發實力讓歐洲代表團為之折服,隨即在燕京跟中華衛星通訊公司簽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合同。

合同內容就包括中華衛星通訊公司向法國和德國建設星鏈網路地面閘道器的技術裝置的服務,同時也向中華衛星通訊公司採購一批關鍵的部件和進行技術授權。

在合同簽訂完了之後,歐洲航空航天局專家領銜的代表團隨後代表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和兔子航天局就北斗系統頻率的問題展開了談判。

中華衛星通訊公司主要是負責低軌道衛星的設計開發製造以及星鏈網路和數顆高軌道通訊衛星的運營,雖然參與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研發,但是整體工程還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歐洲航空航天局方面的代表團自然也不會跟華興集團公司談這件事。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今年已經連續發射了兩顆顆北斗二號衛星,而且向國際電信聯盟通報了準備使用的衛星發射頻率,這一頻率正好是歐洲“伽利略”系統準備用於“公共管理服務”的頻率。

頻道是稀有資源,佔得先機的鷹醬和大毛分別擁有最好的使用頻率,兔子所看中的頻率被認為是鷹醬和大毛的“次優”頻率。

按照“誰先使用誰先得”的國際法原則,兔子和歐盟成了此頻率的競爭者。

現在兔子搶在歐洲之前正式啟用該頻率,而歐盟連預定的三顆實驗衛星都沒有射齊,也難怪歐洲航天局方面坐不住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