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魔之戰後的三十年,九州極為平靜,高階修士在這三十年中,基本上都沒出現過。【風雲閱讀網.】
而在三十年過後,才出現了合體期修士的身影,齊齊聚向平州。
自然,出現過合體期修士的地方,也不時傳來高昂的議論,猜測著他們去平州的目的。
或許是尋寶,或許是輪道,或許是比鬥,什麼猜想都有。
已經遠去的楊鄴就聽不到了,他是收到了平州三宗的邀請。
法宗、理宗、佛宗,共是平州三宗。
法宗是法華部、阿含部、本緣部三部,其中法華部又分法華部與華嚴部,整個法宗以神通聞名,僧人最多。
理宗為般若部、寶積部、密教部三部,其中寶積部又分為寶積部與涅槃部,整個理宗以禪理聞名。
佛宗則分為論集部與經疏部,以悟字為宗內主旨,以典籍眾多聞名,僧人最少。
平州三宗就合力掌管著平州,人人禮佛,說是淨土也不為過,道不拾移,夜不閉戶這種情形,在平州真的能見到。
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在平州之上,普通人跟修士沒什麼區別,都是修佛之人,同在寺院中聽禪,彼此間無有差距。
這也是大多修士所理解不了的,有了超凡的力量後,沒有多少人能跟凡人一樣生活。
平州三宗邀請楊鄴來,是請楊鄴參加平州的盛舉天壇佛會,舉行的地點就在平州正中心的佛理寺。
平州有三座大寺,其餘的都是小寺,大寺名字分別是法華寺、明間寺、佛理寺。
法宗法華寺,位於平州東部,理宗明間寺,位於平州西部,佛宗佛理寺,位於平州正中。
不過楊鄴早來了三天,天壇佛會還在準備當中,三天後才會開始。
楊鄴便在光明城住下,等候天壇佛會開始。
楊鄴清晨到光明城,找了間寺院住下,下午才出客房,卻聽到不遠處有爭吵的聲音。
仔細一聽,似乎是在為家產而爭論。
楊鄴好奇之下,便找到了事發地點,見到了事主。
兩名年輕男子,一人著常服,一人著僧袍。
“兄長,我雖然出家,但也有權繼承家產。”
“想要家產不可能!”
粗一看,似乎是哥哥要霸佔家產,弟弟要討回家產,但是仔細看,事情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一名圍觀的路人,回答了楊鄴的疑問。
這兩人的父親前些天去世,之後兩人為了家產,便來請光明寺的主持為他們做決斷。
這也是平州一貫的形勢,如果有事情解決不了,就會請有德的僧人來解決。
而家產的分割,也是這些事情中,非常靠前的事情。
平州人人禮佛沒錯,但該有的一樣有,只是同其他部州還有些區別。
如光明城中的王室,雖還是王室,但跟普通僧人一樣生活,除了多些錢財外,跟普通僧人無二。
此外,城中的權貴亦是,除了比普通僧人多間大屋子,基本上也沒什麼區別。
而錢財的分割,最容易引發矛盾,在權貴的家中亦是。
這兩人的父親就是光明城中的權貴,精通佛理,同時到處講解佛理,更攢下無數錢財,而他的兩個兒子,現在就因為他的錢財而兄弟反目。
大兒子平日裡德行不太好,而二兒子雖然是名僧人,但似乎也不好。
那名圍觀的路人,則是繼續講解著所謂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