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就沒見到畢安之去演武堂,得到了庫令及東平湖,演武堂又算的了什麼。
嶽青青也很少出現,專門把心思放在攪海訣上,看來是真的想練出什麼名堂。
演武堂的比試則在繼續,不論五行靈珠、去利精金、冰肌玉骨丹,都是他們追求的東西。
靈珠起純化靈氣之用,同時也可以是一次機遇,若論珍貴自然第一。
冰肌玉骨丹則起永駐青春之用,只要冰肌、玉骨不被破壞,就能夠永遠保持青春,罕見程度第一。
最後的去利精金,則是實用性第一。
去利精金是一種特殊金屬,特性是無比鋒利,無論是刺穿人體還是洞穿防禦,都輕而易舉。
最為人稱道的則是去利精金的強度,鋒利的去利精金,能夠輕易斬斷對方的飛劍,除非對方的飛劍也是去利精金,要不然就算跟去利精金相同品階的金屬,也無可奈何。
可惜缺陷很明顯,如果對方同樣有一把去利精金鑄成的兵器,兩者對斬,有九成可能會同時折斷,另外一成則是一方的兵器更長,就算折斷了也能夠繼續使用,於是勝利了。
但很可惜,如此明顯的破綻也很少有人會中。
即使有這些缺陷,依然沒辦法阻擋去利精金的鋒芒,無論如何它總是鋒利的,而且能擁有去利精金的修士並不多,他們現在只在築基期,而去利精金卻是元嬰期的東西。
去利精金就特殊在這裡,築基期的修士已經能夠用出去利精金一半的力量,遠遠超過了其他元嬰期的靈材,當優點大過缺陷,自然受人追捧。
不過去利精金太鋒利,使用的時候如果不小心割到自己,就是不小的傷勢,因此要慎用去利精金。
修士卻不會在意這點,如果怕被自己的去利精金傷到從而放棄這麼好的攻擊手段,便因小失大了。
誠然去利精金有可能誤傷自己,但拿來對敵的話,卻無往不利,幾乎見一個殺一個,以誤傷到自己的代價換來去利精金此等利器,自然沒多少人不換。
且退一步說,去利精金只是誤傷,如果控制的好,又怎麼會誤傷呢。
演武堂上現在,就有追求著去利精金的修士。
司馬聲,江鴻。
司馬聲跟畢安之類似,在弟子當中並無多少相熟之人,多是獨居,只知道他用的是無聲劍訣。
江鴻在弟子中地位跟昌夏相近,劍法不相伯仲,不過江鴻是法劍,具體情況無人得知,據昌夏說是江浪劍訣。
無聲劍訣劍出無聲,每一記劍招都有特殊的使用方法,如將無聲劍訣融會貫通,大概就學會了數種暗殺的方法,出劍的時候沒有聲音,看到劍的時候已經死了。
江浪劍訣屬於法劍,每一劍擊出,都帶出磅礴法力,如同滾滾江浪,若抵擋者修為不足,立即戰敗。
司馬聲性情生僻,長劍前傾,劍刃向後一回,算是禮節,隨即長劍又前傾,一劍擊來。
寂無聲!
江鴻稍微彎身,立即後退,江鴻用的是左手劍,手上劍是昨日得到的獎勵,去利精金對他們來說為一等飛劍,金丹期的飛劍自然是二等,足足有三百八十六樣物品,有些飛劍實屬正常。
江鴻後退時,司馬聲劍招寂無聲已經到來,寂無聲是無聲劍訣第一招,也是最司馬聲最熟練的一招。
江鴻面前一暗,劍尖就到了身前,司馬聲的無聲劍訣,比他預料的強上不少。
這也正常,弟子中的強弱向來只在明面上有劃分,比如畢安之,之前無人知曉,卻讓昌夏無還手之力,而現在司馬聲劍訣極強,也不能讓江鴻驚訝多少。
倒不是說弟子在藏拙,而是他們之間極少接觸,久在山上的是一種,久在山下的也是一種,兩者中間又有上山下山輪番來得第三種。
三種弟子,第一種在山弟子也不會長時間在山,往往過些時間就會下山歷練。
這時,久在山下的第二種弟子卻回來了,錯過了兩者相碰的時間。
最後上山跟下山時間都沒有定數的弟子,跟前者關係不錯,跟後者關係也不錯,不過互相之間卻不怎麼熟,他們上山下山時間不定,也不是一起上山一起下山,各自離得極遠,當然不熟。
江鴻面前一暗,司馬聲就要擊中他,江鴻卻左手一轉,用劍鞘格住了這一擊。
無聲劍訣在速道劍跟隱匿劍之間,江浪劍訣則是純粹的法劍,誰強誰弱不一定,但肯定誰也不能完勝誰。
並且現在各自的修為不高,手段有限,於是司馬聲的無聲劍訣第一招,被江浪感應到法力軌跡,從而擋住。
無聲劍訣第一招寂無聲司馬聲最熟悉,但真用起來卻未必最強,劍道輕靈多變,這記劍招不能奏效就用下一記劍招。
司馬聲目光平常,修煉無聲劍訣要在沒有聲音的地方進行,並且要沒有聽覺才行,然後要在無聲的環境中,把無聲劍訣練出聲音。
然後,到有聲音的環境,無聲劍訣就沒有了聲音,所以修煉無聲劍訣的司馬聲,心境頗為強大,最少勝過了大半弟子,能經住無聲之境的磨礪,自然極為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