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州後,楊鄴傳訊給韓進,便獨自行動。
石心的前身是奇石,要找奇石只能在中州北部找,西、南、東三面的奇石頗為稀少,大多都被修士採去。
北面則不同,背面近海,溫度頗低,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則很少有修士去北部。
修士所在的地方,大多都在西、南、東三面,其中又以中州南面修士最多。
玉液的話中州也能弄到不少,東部有津渡山脈,隔開兩州,這座山脈上經常發現玉液。
但比起齊州來說還是遜色許多,九州上的玉液,發現後大多是運向齊州,並且齊州丹師還能煉製玉液。
雖說要去中州背面尋找,但南面也不是不能找,並且南面較於北面還有些許差異。
北面少有人跡不錯,但北面並非無人前往,只是數量稀少,畢竟知道北面人少物博的不只楊鄴一人。
便有不少人在北面找尋需求的東西,所以北面表面上的東西都沒了,要想發掘,便要將神念探入地底。
南面亦是如此,地面上能取用的東西不多,早已會從地底尋找。
楊鄴從南面尋找,用意是找到未有人發現的石心。
石心的話,全看奇石,而奇石出現在地底的機率,比地表更高。
並且越向下探,奇石越少,但並不代表沒有,因為有過不少在地底發現大量奇石的例子。
換句話說,就是奇石埋在很深的地底,讓自身堆積的靈氣無法傾瀉出去,所以無法昇華,進而變為石心。
在中部南面找尋石心,可謂是出乎楊鄴的意料。
並不是沒有石心,也不是石心太少,而是有很多石心,只是效用都不強。
並且還有一點,就是在南面地底發現的奇石比石心多。
石心是奇石昇華失敗的結果,基於這一點,石心就不可能太多,要根據奇石的總數來看。
而奇石的數量,竟然蓋過石心數倍,開始楊鄴想不通,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石心的前身是奇石,奇石數量自然多,而這些奇石深埋地底,便無人發現,於是奇石數量越來越多。
奇石一多,石心就多,但石心生出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奇石。
一顆奇石從普通石頭開始,到變成一顆奇石,可能需要千年光陰。
而一顆石心,奇石所有精華匯聚到正中心就需要千年光陰,之後所有精華被困,又耗費千年光陰,這時就是石心的雛形,當奇石正中心開始融化,就變成了真正的石心,這又需要千年光陰。
於是奇石千年一顆,石心三千年一顆,並且不是每顆奇石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於是每十顆奇石可能才會有一顆石心。
那一顆石心,可能效果並不大。
畢竟是千年的奇石,區區千年,威勢沒有太大的作用。
只有數千年的奇石變成的石心,才值得追求。
當然,那樣的石心很少有人見到,或者說有沒有都是個問題。
但千年奇石所化石心,效果實在太少,若要石心奏效,最少需要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奇石用四千五百年時間變成的石心。
達到使用要求的石心,楊鄴發現後一個都沒放過,不取過些年頭就會浪費。
至於奇石,只是稍微掂了幾顆,都沒看什麼樣子的。
畢竟奇石蘊育的年頭越久,未來作用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