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鄴聽到了靖元所說的話,便立即起程,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為靖元給他信箋,日期是三天前的。【最新章節閱讀.】
也就是說,信上的事情,是三天前發生的。
而這事情,也頗為棘手。
喊救命的是玉霄丹師,信裡就只有兩個字,救命,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話。
而能讓玉霄丹師如此急迫,連具體事情都沒寫完的事情,就是丹師獨有的劫難,丹火劫。
而這丹火劫,也是楊鄴為之頭疼的一件事,但除他之外,還真沒有別的人能解丹火劫,所以如果玉霄丹師不認識楊鄴,那麼就算他是九州第一丹師,也頂多多撐些日子,而且也絕對撐不了多久。
算算日期,三天的時間,也快到了玉霄丹師的極限,如果再晚上個一天半天的,說不定就死在了丹火劫之下。
所以楊鄴便直接起程,免得耽擱了一會,就讓玉霄給丟了性命。
拋開玉霄丹師的身份不說,單說玉霄是楊鄴的朋友,就足夠楊鄴去幫忙了。
不過就算是楊鄴,面對丹火劫,也要倍加小心。
丹火劫是丹師才有的劫難,也有丹師想要避免,不過避無可避,因為如果要避開丹火劫,就不能煉丹,如果煉丹,就避不開丹火劫。
而丹師不煉丹,那還能叫丹師嗎。
丹火劫的產生,就是丹師煉丹所帶來的。
丹師煉丹之際,往往會磨滅靈材的靈性,而靈材的靈性誕之不易,自然也極難消散,丹藥雖然煉成了,但是靈材的靈性,卻並沒有消失。
而隨著丹修逐漸煉丹,逐漸的磨滅天材地寶的靈性,然後那殘存的靈性,也不斷地聚集在丹師周圍,直到能降下劫難的地步。
而這個劫難,就是那殘存的靈性,所招到來的劫難。
萬物有靈,一草一木都有靈,而靈性被磨滅之際,往往會生出一絲怨氣,怨恨將其靈性磨滅的人。
靈性沒磨滅,照理說是不會有殘留的,但是那絲怨氣,就成了殘餘靈性寄託的地方。
越是煉丹,殘存靈性越是壯大,最終殘存的靈性壯大到了一定地步,以靈性被磨滅之時,所生出的怨氣,溝通天地,天地就會自發誕生劫難,隨後降下劫難。
有此劫難也不奇怪,不論是人或是草木,在天地看來都是一樣,都是同等的,人不大於草木,草木也不大於人。
但是丹師就碰了草木,奪取了草木的靈性,奪取了草木的精華,然後煉成丹藥,供自身或他人修行。
這樣一來,就破壞了平衡,草木為什麼要被採摘去煉丹呢?難道就是因為草木沒有生命,低人一等嗎。
或許在修士眼中,草木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在天地看來,兩者是等同的。
於是丹師奪取了草木的生命,還是大肆奪取,草木死後生出的怨氣向天地求助,天地自然要幫助草木來懲處丹師。
而這懲處的方式,就以天劫,也就是丹火劫的方式降下。
因此這丹火劫,也是丹師獨有的天劫,更是丹師逃不過的砍。
除非丹師不煉丹,不然只要煉丹,到了一定地步,怨氣就會溝通天地降下天劫,僥倖度過後,繼續煉丹,就繼續降下天劫。
反正只要丹師煉丹,就有天劫降下。
當然,天劫也不是誰都光顧的,只有到了一定的水準,磨滅的靈性到了一定數量,才會降下的。
而且就算到了,也不一定會降下,而是有可能繼續地壯大著,直到達到丹師承受不起的地步,才會降下。
丹火劫降下之後,就開始了對丹師的責罰。
如何責罰呢,最開始就是剝離丹師吞下的丹靈了。
丹靈也稱丹寶,就是煉丹附屬的產物,其中亦有天地靈材中的靈性,而且較之丹師身上其他的東西,這丹靈無疑是最好剝離的。
當然,丹師也可以護住丹靈,讓丹靈不被剝離,不過那樣一來,這丹火劫,就會直接擊下,再沒有緩和的餘地。
而直接擊下的後果,就是九州歷史上,沒有在丹火劫直接擊下之後的倖存丹師。
所以這丹靈,就必須要剝離。
而且隨著丹火劫的出現,丹師也逐漸知道了,丹靈是抵禦丹火劫的東西,因此也都將丹靈扣下,如果丹靈不留給丹師的話,丹師就乾脆不煉丹了,不做丹師了,改行別的體系了。
這是很有可能的,早期丹師發現丹靈的用處後,便宣告了出來,丹靈也自然都留在了丹師的手裡,但也有人非要拿走丹靈,這樣一來,一些丹師就不幹了,不做丹師了,不修煉丹系功法,修煉別的功法去了。
丹道也是一種修煉體系,丹師煉丹之際,也在逐漸壯大自身,因此丹師也往往是丹修,很少有大丹師是兼職煉丹的。
高明的丹師煉丹之際,偶爾會生出丹靈,越是高明,生出丹靈的機率便越高,而且丹靈的妙用也更多,這樣一來,一些人就瞅準了丹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