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米寧向刑警田春達報告了近一月來自己進行設套行動的情況。
田春達問他:“醫生給朱莉檢查身體,發現她吃了瀉藥了麼?”
米寧說:“我後來去了醫院打聽這件事,醫生說朱莉在醫院做了腸胃化驗,發現她是因吃了瀉藥引起腹瀉。我想,朱莉肯定要猜測誰給她下了瀉藥。她是在比賽頭一天晚上同我一起在肯德基餐廳吃晚餐的。於是她對我起了懷疑。
我還猜測朱莉開始悄悄跟蹤我,發現我與艾荷有親密來往,於是想到我和艾荷給她下了圈套,坑害了她。她就找機會報復,給艾荷的果汁裡下了安眠藥,使她出了車禍。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刑警郝東對米寧的口述詳細做了紀錄,並讓他簽了字。
米寧走後,田春達說:“米寧說的情況很重要,這樣朱莉作案就有了動機。”他看看青年刑警郝東,又說:“找出罪犯的作案動機很重要,這是我們破案首先要做的。”
郝東點點頭,說:“我們在警察學院學習時,老師告訴我們,中國的刑法學者主張將犯罪動機分為以下11類:
⑴政治動機,指出於一種反,社會需要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⑵財物動機,指為了滿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質需要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⑶性動機,指為了滿足性本能的需要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⑷報復動機,指基於報復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⑸自尊動機,指為了滿足某種變了形的自尊的需要而引發的犯罪動機;
⑹友情動機,指為了滿足某種非社會化友情需要而導致的犯罪動機;
⑺妒忌動機,指因妒忌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⑻戲謔動機,指出於追求刺激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⑼恐懼動機,指因害怕而引起的犯罪動機;
⑽好奇動機,指出於好奇心而產生的犯罪動機;
⑾其他動機,如大義滅親行為中正義感動機。
犯罪動機的性質不同,所反映出來的主觀惡性往往大不一樣,比如謀財害命的貪利性動機就比出於自尊動機而侵害他人的主觀惡性大。
如果米寧的猜測是準確的,那朱莉就是出於報復動機而犯罪的。”
田春達聽了笑說:“到底是警察學院出來的,說起專業話來一套一套的。”
郝東也笑說:“師傅你別笑話我。”
田春達笑說,“我哪裡是笑話你,是佩服你。”他又說:“我們現在去繼續調查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吧。”
兩個人來到艾荷居住的公寓樓,向艾荷的鄰居打聽最近有沒有發現一些異常情況。
一位微胖的大嬸說:“在艾荷出事的那天早晨,我同她一起到旁邊的小公園晨練。我們經常一起晨練的人都認識,都是附近居住的居民。可那天早晨卻有一個陌生女人,包著花頭巾,戴著墨鏡、口罩、手套,穿著件長風衣出現在我們身邊,坐到了我們放東西的長椅旁邊。我有些好奇,心想,她怎麼包得這麼嚴實?又想可能是她有毛病怕風吧?又有些擔心她偷我們的東西。可一想我們也就是帶些毛巾、飲料、水壺什麼的,不怕偷,也就沒太注意了。”
田春達問:“那天早上艾荷是帶了飲料麼?”
大嬸說:“她帶的是一瓶果汁。”
田春達又問:“能看出那穿風衣的女子多大年齡麼?”
大嬸說:“看不出來,她包裹得太嚴實了。不過我感覺她是個年輕人,因為她舉動還是挺輕盈的。”
田春達又問:“她穿的風衣是什麼樣式?什麼顏色?”
大嬸想了一下回答:“風衣看著挺講究的,但不像年輕人穿的,比較肥大。樣式也不是特別時髦。是深藍色的。”
“你們晨練是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