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 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

對於李子元來說,能不能打掉這個偽五十師主力,不讓其南撤至壺關境內,是涉及到自己戰後能不能安心休整的關鍵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冒一下險還是有些必要的。這一點,李子元與何三亮倒是不謀而合。

至於是不是何三亮真正說通了李子元,那倒是不見得。其實正像何三亮判斷的那樣,李子元早在落鳳嶺之戰後已經下定了決心。他之前的猶豫,只是因為落鳳嶺一戰部隊損失太大,需要一些支援而已。否則,他早就在落鳳嶺戰鬥結束,就快速的南下包抄偽軍後路去了。

落鳳嶺一戰,部隊繳獲了那麼多的火炮和彈藥。以李子元的性格,能老實的坐等主力支援就怪了。這個傢伙什麼時候真的這麼老實過?心疼部隊歸心疼部隊,但一旦戰機適合,他絕對不會老實的在那裡觀戰。

何三亮對李子元看的是相當透徹,同樣對於何三亮的眼光,李子元也一向都是相信的。在取得何三亮支援之後,李子元最終下定了決心,命令宋維業那邊不惜一切代價纏住這個偽五十師。這已經是此戰之中,李子元第二次給宋維業,下達不惜一切代價的命令了。

之前在落鳳嶺之戰中,為了避免腹背受敵,李子元曾經給宋維業下達過類似的命令。但那一戰之中,偽五十師按兵不動。從落鳳嶺之戰打響到結束,偽五十師始終固守待援未敢向北增援一步。

這種局面,倒也不能說全怪這個偽五十師。在各方面勢力長期擠壓之下,一直在實力上都處於弱勢局面的這支偽軍,在投敵之前內部就相當的團結。投敵之後也為了避免被日本人分化瓦解,內部的向心力並未被削弱,反倒是還有了一定的增強。

對於他們這些小雜牌來說,不管最終投靠的是誰,生存都是第一位的。相互之間只有抱成團,才能避免被其他勢力吞併的道理,這些雜牌軍將領比誰都清楚。所以,這支部隊內部的向心力還是相當強的。

到不至於友軍有難,他們就在那裡不動如山,而是偽三十八師潰敗的速度實在太快。甚至連求援電報都沒有發出去,偽三十八師主力就已經崩潰。一直到李子元撤入九鼎山區休整,這邊的偽五十師還不知道那邊的同袍已經被打垮。

北面落鳳嶺隱隱約約傳來的槍炮聲,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友軍在那裡圍殲八路。而他們自己則因為損失不輕,外加擔心擅長圍點打援的八路,在自己北上的時候包抄自己後路。所以,也沒有敢輕舉妄動。

眼下這個偽五十師南撤,主要的原因還是接到高平受到攻擊的電報。一個是急於回師救援高平,另外一個就是該部偽軍擔心留在這裡,繼續受到八路的攻擊。也想著要撤回壺關,與友鄰部隊靠在一起。至於北面的偽軍為何一直沒有回電,他們也就顧不得去想了。

而偽軍部署在壺關縣城的那個偽軍師,曾經在高平戰役期間南下試圖救援高平。雖說接到偽五十師的求援電報在先,但畢竟高平是他們的老巢,隨軍眷屬和大家命根子一樣的兵工廠都在高平。高平丟了,無異於要了大家的命根子。

只是該部偽軍在少部分日軍的配合之下,南下救援的行動還沒有出壺關境內,就與阻援部隊兩個團遭遇。在阻援部隊頑強的阻擊之下,該部偽軍拼了老命也最終未能突破,阻援部隊設定的防線。

無法突破主力部隊的防線,實際上不僅代表該部偽軍已經無法救援高平。同時也代表著深入潞東地區的所有偽第二方面軍的幾個師,後撤的路線已經全部被切斷。在這種情況之下,該部偽軍的指揮官反應也迅速。

知道高平在丟失之後,自己就暴露在八路主力的面前。在其他各路友鄰部隊,無法短時間向自己靠攏的情況之下,立馬選擇全部收縮回到壺關縣城。並利用最後一點時間,拼命的加固壺關的城防工事。這樣一來,就將那個偽五十師孤零零的仍在了壺北境內。

落鳳嶺一戰之後,這個偽五十師實際上已經成了孤軍,這讓李子元本身也並不想,就此放跑這個偽五十師。更何況在眼下,主力已經快速北上的時候。有了何三亮的支援,李子元最後一絲猶豫也徹底的放棄。

在下達完畢給宋維業命令之後,由於擔心以宋維業那個向來執行命令不打折扣的性子,真的在主力趕到之前將三營給打光。到時候非但沒有能攔住偽五十師,反倒是將自己也搭進去。李子元也顧不得與後勤部長,在這裡討價還價了。

將所有的傷員和輜重留下來,並留下最後一個完整建制連,歸張子健與錢朋指揮,掩護九鼎山區的群眾和物資之後。自己將剩餘的部隊壓縮編制,組成一個成建制的連外加一個縮編連,並加強迫擊炮兩門、一門山炮,快速的南下準備與三營匯合。

等到與三營匯合之後,看到當前的態勢,李子元也徹底的鬆了一口氣。實際上三營的阻擊,只持續了三個多小時。主力原來部署在壺關境內的兩個團阻援部隊,並四分割槽部分地方武裝,已經一路咬著壺關偽軍追擊到了壺關城下。

而其餘在高平作戰的主力部隊,一部未等高平戰役結束,在其收尾階段就已經北上。等到李子元與軍區取得聯絡的時候,先期北上的一個團,已經以強行軍的速度進入壺北境內。宋維業接到李子元命令的時候,這個團已經距離偽五十師不足五十公里。

主力部隊的動作如此之快,之前李子元也是沒有預料到。宋維業的遲滯戰鬥僅僅打響了六個小時之後,這個團的先頭營在該部副團長的指揮之下,就已經趕到了戰場。讓宋維業的擔子,一下子減輕了許多。

而等到李子元趕到的時候,軍區參謀長指揮後續趕到的兩個團,匯合先頭部隊的一個團後,總計三個團的兵力已經完成了對偽五十師餘部的合圍。就在李子元帶著部隊趕到戰場的時候,接任太行軍區司令員的參謀長,也帶著主力部隊一個團趕到。

在李子元與三營匯合之後,偽五十師這裡實際上已經沒有他插手的地步了。在奪取高平之後已經快速北上的軍區主力,已經將在接到高平被攻擊,正在急速南撤卻被宋維業層層阻擊給拖延住的偽五十師主力,合圍在壺北與壺關交界處。

並對壺關縣城,形成了夾擊的態勢。不過面對著眼下的壺關縣城,打算速戰速決的主力部隊,也多少有些顯得頭疼。眼下汪偽第二方面軍殘存部隊,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救援出他們被困同袍的希望了。

可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壺關,縣城外高大厚實的城牆,卻是成了主力部隊攻城時候,一道很難以克服的屏障。而城內此時不單單有偽軍一個師,還有在李子元吃掉偽五十師之後,第一時間溜回壺關縣城的偽壺關警備隊大部。

還有偽壺關便衣隊,以及日軍駐壺關的一個不滿編中隊、憲兵隊,外加什麼偽警察、自衛團一類的林林總總其他日偽武裝。不算一個全建制四千人的偽軍師,其他的日偽武裝就有足足一千多人。

雖說除了那個成建制的偽軍師,以及日軍一個不滿編的中隊之外,其餘的偽武裝戰鬥力都不強。可問題是這些人如果躲在城牆後邊,向外放冷槍還是可以的。野戰能力差,不代表這幫傢伙當起縮頭烏龜來,也是一樣差的要命。

眼下的壺關縣城,可不是當初自以為在大敵壓境面前,八路主力都去應對進犯潞東幾路日偽軍,已經沒有力量在來偷襲自己。在主力部隊凌晨發起攻擊的時候,幾乎是毫無防範還在歌舞昇平。

不僅城內一切都沒有進入戰士,城外的兵工廠也沒有撤進城內。留守總部的那位偽參謀長,還在摟著小老婆呼呼大睡。守備高平縣城重建的偽軍教導團長,還在自己房子裡面抽大煙。留守的一個師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可以說整個防禦體系是外緊內松的高平。

主力部隊從趕到高平,到整個攻堅作戰結束,一共用了只有十二個小時。其速度之快,讓周邊的日偽軍連救援都沒有來得及。只是高平戰役打的是痛快淋漓,但隨著高平戰役的落幕,可以說軍區的整個戰略意圖都已經暴露無遺。

打草驚蛇的後果就是整個晉東南的日偽軍,眼下已經是草木皆兵。整個壺關現在被日偽軍,連同抓來的勞工一起,在短時間給構築成一個堅固的堡壘。這對於缺乏攻堅火力的主力部隊來說,絕對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如果付出的代價太大,即便是攻下壺關縣城,全殲了縣城內的日偽軍,李子元也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眼下集中在壺關戰場周邊的部隊,可都是太行區的精華。要是一次性的損失太大,那就有些得不償失。

不過這一仗究竟怎麼打,李子元也知道自己沒有攙和的餘地。所以他在趕到戰場之後,也就老實的在哪兒待著。因為他也清楚,自己部隊眼下的戰鬥力,實際上是極其有限的,部隊已經到了可以承受的極限。

此時李子元所部不僅除了三營之外其餘的部隊,連同分割槽加強的一個營已經傷亡三分之二。而且因為連續做戰,已經是極度的疲憊不堪。見到軍區主力部隊已經趕到,並接手這個偽五十師作戰,李子元也很是自覺的沒有參與進去。

好在南下與軍區會師之後,李子元總算與軍分割槽司令部聯絡上。接到軍分割槽就地返回壺北境內休整的命令之後,李子元微微的鬆了一口氣。分割槽下達這個命令,也就意味著其他方向的戰局,也同樣的穩定了下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