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覺得品質好才能走的更長久。”
“行,都聽小妹的。”
安國慶和大嫂,都沒有意見。
安寧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道:“咱們現在養殖規模很小,現在的養殖場就夠用,如果這一次我們成功賺錢了,現在的養殖場大概就小了。”
“所以我想,等下一步的時候,直接把養殖場移到山上,和我承包的山一起,我留出來一塊地方,可以讓豬和雞在山上活動,到時候給他們圈起來就行。”
安三成也跟著思考的說:“可以栽種沙棘子或者帶刺兒的花,到時候用這些東西把豬圍起來,還能在外圍養些蜜蜂,也不算浪費。”
“然後圈豬的地方,直接種些豬草,糧食也能剩下不少。”
“還有那個雞,不用全放開,直接拿鐵絲做成一個通道在山上,它們能吃蟲子,也不能跑出來禍禍果實。”
安三成說完,家裡的人都看著他。
“咋了?我說的不行?那你們再想想。”
“不是爸,我覺得太行了。”
安寧直言誇讚的說:“爸,我覺得你才是天生幹這一行的人,想的太周到了,比我的好太多。”
安三成被安寧誇的直迷糊,不好意思的笑笑說:“吃飯,吃飯吧。”
一家人繼續吃飯,吃完飯繼續忙碌。
安寧在家歇了兩天之後,再次出發去了省裡,把種子買回來了。
她不僅買回來了很多蔬菜蔬果的種子,還買了不少果樹苗。
此時的大山,開荒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
安三成安排一多半的人,開始挖樹坑,準備栽樹了。
剩下的人繼續開荒,兩邊同時進行。
暖棚那邊的活兒,也在繼續。
每一天,村裡的人都忙碌的很,幾乎全村的每一戶,都會有一到兩個,甚至三個人去安家打工。
當安寧買回樹苗回來後,他們還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取水。
雖然山腳下有河水,山上有山澗,但怎麼引流是一個問題。
安寧認為一個機器便可以,但遭到了幾人的反對。
最後安寧,江夏,唐師傅,安大伯,還有一位特意請來的看事兒的師傅,一共五個人上山了。
他們準備從玄學,科學,避讓祖墳三方面,研究出一條可行的路來。
作者莫名中招了,上吐下瀉加發燒
先發存稿頂兩天,暫更四千,求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