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烽煙起兮戰三國> 第102章 消化吸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2章 消化吸收

太史慈聽到蘇秀這番話,頓時心中那點點自卑頓時消失無形,一股豪氣油然而生,每個人的氣運和經歷不同,自己為什麼要和別人去比較呢?以己之短較人之長那不是徒增傷感嗎?

“子義,你此番前來我泰山投軍,我心甚慰,但是我要跟你說的是我泰山和其他地方當兵可不一樣。以你的才能足以勝任都尉一職,但是你尚無軍功,不易服眾;而且我泰山軍官所受訓練和約束比起士兵強度更大,這和其他地方郡兵完全不同,你可想明白了?”

聽到蘇秀如此說,太史慈算是有一點明白泰山軍為何能在這黃巾之亂中嶄露頭角了。將官平日承受更多,這樣手下士兵才更為信服,對於將令就會嚴格執行,能夠做到令行禁止是一支精銳的首要條件。

“聽得大人如此一說,慈越發想要在泰山幹出一番成就,一般地方的官軍我還真看不上,除了會欺負良善,魚肉鄉里,其他什麼都不會,上了戰場就只會做逃兵,這樣的軍隊即便讓我做大將軍慈也無甚興趣。”

“好,既然子義如此說,那泰山歡迎你加入。介於泰山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所以我會讓你和最近來的人先一起去軍營看看,先熟悉熟悉情況,然後再根據情況給你們做安排,最近來泰山的人實在太多,只有委屈你先在驛館暫時安置一下。哦對了,令堂有沒有隨子義一同前來?”

“慈此番前來泰山前程未卜,怎敢讓家慈隨慈一路顛簸,一切等安頓妥當再說吧。”見到蘇秀如此隨和,對他事無鉅細,面面俱到,太史慈能夠感受到蘇秀對自己的重視程度,這樣的主公才是自己傾盡平生所學輔佐的物件。

原本太史慈是準備在東萊或者北海投軍的,只不過因為聽說了蘇秀剿滅了青州黃巾主力,而北海太守對之卻畏懼如虎,兩相對比之下高下立判,故而太史慈便捨近求遠,到泰山來了。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既然現在子義在我泰山做事,怎能讓令堂在加重牽掛,今日你先在驛館休息,明日我遣人前往東萊將令堂接來泰山,也好讓子義能夠時常在堂前盡孝。”

“如此便謝過主公。”

……

如今黃巾初定,雖然還有黃巾流寇在四下竄逃,但是規模並不大,在經歷了這大規模的叛亂之後,各地對於軍營的重視程度都明顯加強,小股黃巾並不能對城池造成什麼危害。故而現下來看,泰山在短時間內不會再有軍事行動,蘇秀也樂得將剛剛得到的好處慢慢消化。

首先是濟南國,濟南國面積略大於泰山郡,但是濟南國的兵員素質卻太過差勁,蘇秀在之前派過去整整三千人協助訓練,結果效果比起他初到泰山時候的郡兵還差,為求日後能夠統一排程,進而將濟南國緊緊把控在自己手中,蘇秀將何旺派過去進行調配。

何旺是泰山的老人了,蘇秀上任伊始,何旺便連累于禁捱了二十軍棍,自此之後,何旺在日常訓練當中的表現真是可圈可點,無論是戰術佈置還是戰術執行,可以說是泰山一眾老人之中最高的,加上這幾次講咩黃巾的戰役他都有參與,在泰山之中算是實戰經驗最為豐富的一批人了,讓他過去蘇秀才能更加放心。

然後就是黃巾俘虜的問題了。這次帶回來的俘虜實在是太多,刨開蘇秀暫時不打算用的那部分青州黃巾,整個青壯俘虜的數量竟然達到七萬多人,這已經超出了泰山目前的軍隊總數了,倘若安置不當,這就相當於在自家軍隊中安上了一顆不穩定的炸彈。

和戲志才、于禁、趙雲、林奎等軍中將領商議之後,蘇秀決定將黃巾全部打散,分三批混編進之的泰山部眾之中,從所有壯年俘虜中挑選出家眷隨軍到了濟南和泰山的,平素惡行較少的先進行收編,其餘未被收編的在原泰山各大山寨之中屯田,並利用閒暇之時進行訓練。

至於原青州黃巾之中劫掠百姓、毀壞民居這種素有惡行卻罪不至死的就先行打發到周邊築路鋪橋,爭取儘快將泰山到濟南的官道鋪平拓寬,由於濟南國地勢相對平坦,在青州地界四通八達,若是發生戰事,泰山可以以最快速度增援。

透過舉報調查等等手段處決了一批為禍不淺的黃巾賊首,又透過各種手段,總算是將黃巾俘虜處置妥當了。現在蘇秀騰出手來之後,便將泰山、濟南兩地的鄉紳富豪統統叫來準備商議興修水利的事。

泰山和濟南毗鄰,而濟南又是因大部分位於濟水之南而得名,近年來濟水堤壩失修,導致大面積農耕荒廢,前幾年的青州旱災,再往前的洪澇以及蝗災,農田荒草遍野,在追剿李大目的時候在濟南看到的不僅僅是官兵毫不戀戰,農田野草竟然蓋過頭頂,現在泰山和濟南唇齒相依,蘇秀可不想讓濟南拖垮泰山,畢竟再過幾年在想要從其他州郡運來糧食就很難了,他必須未雨綢繆。

作為現代人的蘇秀自然知道水利工程對於農耕的好處,雖然他不會具體施工,但是更加先進的原理他都知道,正好在這兩個月的招賢為他匯聚了各類人才,雖說大多數都名不見經傳,但是很多人還是有著真才實學的。正巧,這批人之中就有善於水利建設的。

接納了冀州黃巾十萬餘眾,蘇秀也不可能一直供他們吃住,這些荒地自然是要分給他們種的,若是再將水利興修好,這無疑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至於召集鄉紳,其目的就是讓他們出錢出力,當然這堤壩重修之後,順著濟水一帶的荒地將給予他們五成作為他們新增的地產。

沒辦法,這個時代世家門閥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這些鄉紳雖不是豪門,但是在當地影響力也不算小,所以在世家了壓力之後,還是必須要給他們一點甜頭,否則不利於內部的安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