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不明白董卓留下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出於對董卓其人的厭惡,蘇秀還是果斷回絕了。
“多謝大帥抬愛,末將那點微末伎倆哪能和文優先生相比,當今天下智者,能與文優先生相提並論之人不說完全沒有,但是絕對不會超過五指之數,大帥又何必捨近求遠呢?何況我泰山窮苦,人口稀少,故而兵員不多,此番若非青州黃巾盡起來犯我泰山,我決計不敢將泰山所有可戰之兵盡數帶出來,此番泰山周圍匪患未清,末將不敢久居在外,為百姓計,請恕末將不能從命。”
蘇秀在城外就看到了董卓身邊有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儒生,此人在董卓身後緊緊相隨,在他身側才是兩員鮮衣怒馬的驍將,蘇秀猜測應該是李傕郭汜。在西涼軍中地位能夠超過這二人的儒生除了李儒李文優之外別無可能。
蘇秀這番話讓董卓甚是驚訝,這李儒是他才招不久的女婿,除了在才發生的羌人叛亂中給董卓出過幾次決定性的計策之外,根本無人知曉天下間有此人物,這蘇秀又是從何而知?而西涼距離泰山有近兩千裡之遙,聽他的口吻似乎對李儒還甚是瞭解,竟然將他抬得如此之高。
“哦?蘇太守也知世間有李文優?”董卓對此深表疑惑,要知道在平叛之前就連董卓對李儒都不太瞭解,只覺得此人還算是比較聰明,準備帶在身邊讓他多見識見識的。
蘇秀聽得董卓的話,頓時知道自己露餡了,在董卓篡權之前世人幾乎都不知道李儒這號人物,自己又沒有去過西涼,從哪裡得知的李儒這過人的本事的呢?
“末將從未見過文優先生,但是末將軍中有校尉乃是左馮(ping音同平)翊(yi音同議)郃陽人,參軍時便向我極力推薦過文優先生,說是文優先生有留侯之才,誰料剛剛他給我指認之後,末將才知曉原來文優先生已經在大帥帳下效力了,實在無奈。”情急之下,蘇秀只好撒了個謊。
“哈哈,同是為大漢出力,就不必分什麼為你為我效力了,蘇太守年少有為,以後我定讓文優與你多多親近。如你方才所言,泰山百姓確實重要,我也不強留你了,還望蘇太守早日蕩清青州匪類,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末將定當不服大帥所託!只不過軍情緊急,末將這就回去整軍,儘早回到泰山,爭取早日肅清匪類,末將告退。”
“那好,軍情緊急,回軍之時蘇太守自行整軍離開即可,不用再來辭行了。”聽到蘇秀對自己女婿評價甚高,董卓心中也是十分高興,當下也就不再提留下蘇秀的話了。
不過李儒卻對這個郡守開始注意起來。董卓不清楚,他自己可是很明白,自己雖說是左馮翊人士,但是少小求學遠走,只有前幾年回過一次郃陽,而後就在西涼投奔了董卓,李儒不相信世間真有巧合,讓這位少年太守知曉自己這麼一個寂寂無名的儒生。不過他也沒有揭穿蘇秀的意思,只是在心中將蘇秀的危險等級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蘇秀並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李儒的黑名單了,出了縣衙,蘇秀便直奔俘虜的關押地點,準備連夜將俘虜送到王海那裡。
索性這兩天董卓忙於接管兵權接收,沒有注意到他的動作,讓蘇秀成功將五萬精壯俘虜連帶家眷順利帶到王海軍營中,啟程返回泰山了。
董卓順利接收了北方戰線的兵權之後,這才想起廣宗之戰結束之後的戰利品的問題。他知道孫堅等人名義上歸自己統屬,但是廣宗之戰自己沒有參與,想要瓜分戰利品於情於理都站不住腳,故而雖然眼饞,但也不好追問。
李儒既然將蘇秀提升到了高度危險的地位,那對他自然少不了關注,從派出去的探子口中得知蘇秀帶走了黃巾近十萬俘虜之後,李儒便感覺到問題大條了,趕緊來找到董卓商議。
“你說蘇秀帶走了近十萬黃巾俘虜?他要那麼多人幹嘛?何況他在廣宗不過幾千人馬,就不怕這十萬人暴動嗎?”董卓身為馬上將軍,自然知道俘虜與看守兵力相差巨大的隱患。
“聽探馬的回報稱他是準備將這些人帶回泰山築路鋪橋,且他早已調動大軍來廣宗了,只是這廣宗拿下的速度太快,他的大隊人馬尚未趕到,戰鬥便已經結束,故而駐紮在城南幾十裡之外,押送必然不會存在隱患。只不過岳丈大人要小心此人,日後必成我西涼大患。”
“何以見得?”董卓見李儒如此一說,頓時正色起來。
“岳丈以為這黃巾之後大漢還能平靜嗎?這天下原本就已經出現諸侯分據,此番大亂漢室將傾,群雄並起,我觀此人也是胸有溝壑之人,其成就必定不是一個區區泰山郡守能夠滿足的。再加上泰山本是一窮鄉僻壤,山匪橫行,他不過上任五年便能打造出一支幾萬人的精兵,其政治以及軍事能力可見一斑。
如今先大破波才,再敗李大目,其收穫的俘虜會少嗎?現如今又帶回去十萬俘虜,他區區一個泰山郡築路鋪橋哪裡需要如此多的苦力?這黃巾賊人雖然無法和正規精銳相比,但是畢竟是上過戰場的人,勤加訓練也能成為一支不俗戰力,剔除老弱,此番黃巾之亂蘇秀至少俘虜了六七萬黃巾青壯,加上泰山原有的兵力,他就坐擁十萬強軍,他日必然成為我軍制霸的最大阻力,不可不防啊。”
“十萬強軍?”這不分析不知道,分析出來嚇一跳。董卓自己就是統領一方的大將,自然知道十萬大軍意味著什麼。漢朝制度一郡之地配備常駐兵力五千左右,大一點的郡城也不過八千,而一州之地的軍力也不會超過五萬人,若非戰時,一州之中很難出現十萬大軍的情況。然而這蘇秀僅僅有泰山一郡之地,卻坐擁十萬大軍,怎麼不驚起董卓一身冷汗?
“只多不少。岳丈你想,若是真的只是讓他們築路,老弱婦孺完全沒必要帶上,而蘇秀卻是將其家眷齊齊帶回,這是打消了俘虜的後顧之憂,泰山人丁興旺了,發展自然一日千里,加上這批隨時可以演變為戰鬥力的苦力,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拉出十萬大軍。何況現在青州尚有不少黃巾餘孽,他還可以一路整編,這年輕人志向不小,若不能為我所用或者成為鐵桿盟友,他日必成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