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兒,辛苦你了,等到了前面鎮子上我就去找輛馬車,現在只能委屈你先騎馬了。”蘇秀牽著馬兒緩緩前行,對劉翠兒柔聲說道。
劉翠兒雖然算不上什麼的大家閨秀,但是一個女孩子,加上家境本就貧寒,也是從來就沒有騎過馬的,就連上馬的時候蘇秀都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讓劉翠兒在馬背上坐穩了。
(這裡說明一下,在東漢末年還沒有在考古方面出現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但是史家猜測在兩漢時期是已經出現了馬鞍馬鐙了,但是馬鐙也分為單邊馬鐙和雙邊馬鐙,雙邊馬鐙出現較早的是在六七十年代在南京發現的東晉琅琊王氏墓群發現的。故而本文設想是有馬鞍而沒有馬鐙的。)
“大哥,沒事的,翠兒好歹是騎在馬上的,而大哥你卻在走路,翠兒心中已經很過意不去了,就不用在破費了。”
“一輛馬車而已,破費什麼,何況我僱馬車可不是完全為了你哦,大哥還要趕往涿郡,真要這樣走,還不知道要走到何年何月,所以翠兒大可不必擔心讓我花錢。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就是要在合適的時候用的。”
“那好吧,翠兒聽大哥的。”
很快,蘇秀兩人就來到了真定縣城。一年時間沒回來,真定還是沒有多大的變化。蘇秀帶著劉翠兒來到客棧,點了些吃食,順便補充些乾糧。
“翠兒,我跟你說,當初我就是在這裡遇到師父的。當時多虧了大哥我機智,要不然師父肯定不會要我的。”
“怎麼可能,大哥盡糊弄人,以大哥你的聰明才智,你師父不要你才是損失呢!”
“喲呵,翠兒這麼會聊天嗎?以前我怎麼沒有注意到呢?來,再說幾句好聽的我聽聽。”
“啊?大哥你臉皮怎的這麼厚,哪有人追著要別人誇自己的。”
“如今的世道臉皮薄是沒活路的,我還得練。”蘇秀一臉壞笑的看著劉翠兒。
劉翠兒被蘇秀盯的滿臉通紅,一個勁的吃菜,餘光偷偷瞟見蘇秀仍舊盯著她看,本來已經慢慢散去的羞紅‘噌’的又上來了。
蘇秀見劉翠兒確實臉皮薄,也不再繼續逗她了,其實蘇秀這般做,目的只是想讓劉翠兒儘早從悲痛之中走出來,倒沒有太多的想法。不過放在旁人眼中那就是小兩口在調情了。
吃飯的時候蘇秀就將自己出來遊歷的過程跟劉翠兒大致說了一遍,聽得劉翠兒一臉嚮往,原來蘇大哥這短短一年做了這麼多神奇的事情,從下山之後幾乎身無長物,到耗資幾百萬錢買官,再到泰山站穩腳跟,練兵剿匪。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劉翠兒想都不敢想的。
女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蓋世英雄的王子夢,劉翠兒也不例外。原本對蘇秀就很有好感的劉翠兒,現在對蘇秀更是無比的崇拜。
……
吃完飯之後,蘇秀便僱了一輛馬車,一路往涿郡而去。
中山國附近,一支馬隊正收縮陣型,一臉警惕的盯著外面圍著自己的馬賊。
“你們是哪家山寨的?”
“好說,小爺就是中山盤龍寨二當家孟威。今日小爺我心情好,只圖錢財,不要人命,所以呢交出你們身上的錢財,馬匹留下三百匹,你們就可以過去了。”
馬賊當中一個手提環首大刀二十七八的漢子說道。
“原來是孟二當家啊,幸會幸會。我是中山蘇雙,與你們盤龍寨周大當家也算是有過幾面之緣。今日我從遼東販馬回來,身邊錢財已經不剩多少了,這裡還有三四百金,就當是蘇某請兄弟們喝茶了,來日定當上門重謝。”
馬隊這邊走出來一個二十四五歲的青衣青年,拱手對孟威說道。
蘇雙,中山國人,東漢末年與張世平同路,行走於遼東涿郡的販馬商人,曾資助劉備軍資和鑌鐵,是i蜀漢政權發家起步的投資人,後來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