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烽煙起兮戰三國> 第8章 選定根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章 選定根基

蘇秀這一拜,讓後院中的很多人都手足無措,先不說天下還沒有呈現亂象,哪怕是已經開始天下大亂,蘇秀也不是一個擁有良好根基的雄主。

一是蘇秀名氣不顯,這個時代名聲很重要,像當世大家蔡邕,哪怕是董卓進京,廢少帝立獻帝,但是對於蔡邕也不敢輕動,就是因為蔡邕在士林中影響力太大,牽一髮而動全身;二來就像蘇秀自己說的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一點功勳,投效於他眾人也怕明珠暗投;三來蘇秀沒有世家背景,也沒有世家支援,在東漢這個時代,沒有世家的支援,想要在任何一處立足都是相當艱難的。

但是蘇秀這份前瞻性卻是現在很多的世家官宦所沒有的,也就是說他能從現在的一點點現象預見大勢走向,這對於一個把握方向的上位者來說又是相當缺乏的,其他的還好說,這種大局把控卻不是什麼人都能學得來的。所以眾人難以抉擇,投效吧,意味著要真正意義上的從零開始,中途會有很多的變數;不投效吧,當今天下明主真不是那麼多。

戲志才看了下眾人的表情,也明白眾人的想法,於是問道:“那敢問蘇兄欲成霸業,還是欲成王業?”

“何為霸業,何為王業?”

“霸業者,稱雄一方;王業者,制霸天下。”

“志才戲我,當今天下未亂,談王霸之業為時尚早,否則我豈不也是張角之流?但是倘若真的天下大亂,而朝廷又無力給予百姓安定的生活,那吾必定為民請命,還天下太平。”

“那蘇兄有沒有計劃?”

“計劃麼倒是有一點,不過不太成熟,現在靈帝不是在賣官麼,吾欲置一郡守作為根基之地,先將根基發展牢靠,另一邊遍訪名士,練好兵馬。一旦天下有變,進可征戰天下,退可護一方安定。”

“捐官不失為一條捷徑,雖然以蘇兄的才學,官職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卻太慢了,但是一郡之守怕是要百萬錢,即便是換成黃金也是百金之多,這可不是小數,蘇兄可有辦法?”

“辦法嘛倒是有,只是少了運營渠道,沒法運作。”

荀彧在旁邊聽得汗毛直豎,這是要造反啊。雖說現在的大漢朝不復當年的雄姿,但是好說也是歷經四百年的龐然大物啊豈是幾個書生說推翻就推翻的?捐個郡守,然後擁兵自重,這和他剛剛說的張角真心沒有什麼區別啊。

何況大漢朝的統治已經深入人心,哪怕是這王朝再腐朽,它也是正統啊,何況說朝廷還有那麼多的兵馬,別說你一郡之地,就是給你大漢十三州的一個州也無濟於事啊,到時候朝廷兵馬一到,還談什麼王業霸業啊。

荀彧趕緊拉了拉戲志才,把他叫到一邊,說道:“志才,這是造反啊,你還跟著摻和什麼,趕緊脫身走人才是正道。”

戲志才輕輕搖搖頭:“文若難道還看不出來現在的朝廷已經病入膏肓了麼?我知道你一心想要匡扶朝廷,我也相信以你的才華,若是遇到明君,必定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首先當今天子不是明君,一心只想著後宮佳麗,只想圈錢過他的奢靡生活,任由宦官把持朝政,其次是各地封疆大吏個個擁兵自重,完全一副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這樣的時局文若你覺得你真的能夠力挽狂瀾麼?

你是荀家子弟,看到的聽到的也許都是忠君愛國之類的祖訓,但是那些寒門子弟,他們吃了上頓練下頓在哪都不知道,這樣的生活讓他們怎麼生活下去?

前幾年我不是一個人出去遊歷了一次麼,你知道我都看到了什麼?當時鬧蝗災,當地郡守隱瞞了災情不說,還加重稅賦,百姓只能易子而食。文若,易子而食啊!你沒見過,甚至有可能聽都沒有聽過,你體會不到百姓心中那份痛苦。

所以你有著你的忠君愛國的理想我不怪你,但是我希望你不要頑固不化,這樣的朝廷真的不值得你為其傾注所有,我言盡於此,文若你好好思慮一下。”

荀彧從來沒想象過眼下的大漢竟然已經敗壞到如此田地,也無法想象百姓易子而食的場景,荀家雖說不是大富之家,但是數百年來的底蘊,也讓荀彧錦衣玉食,生活無憂。

聽完戲志才的話,荀彧感覺自己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看著聲淚俱下的戲志才,他第一次覺得眼前這位好友和他的距離是這麼遙遠。自己像是在溫室之中的鮮花,從來沒有經歷過風雨飄搖,而戲志才就像是路邊的野花,見過風雨,受過冰霜。

可笑自己還總覺得自己匡扶正義,殊不知自己所謂的正義都已經腐朽的不能再腐朽了。難道說自己這麼多年的堅持都是錯的麼?荀家所維護的祖訓都是錯的麼?那麼多的儒學大家所諄諄教誨的理念都是錯的麼?荀彧迷茫了,信仰的崩塌讓他無所適從。

院中眾人其實得到的震撼並不比荀彧差多少,畢竟戲志才剛剛的話並沒有刻意壓低音量,故而所有人都聽到了。大家雖說不是什麼大戶人家,但是也算是衣食無憂,真要說的話也就是徐福家境略顯貧寒,但是也還沒有到那種有上頓沒下頓的境地。

故而大家也都驚訝於戲志才剛剛說的易子而食的慘景,同時更對眼前的蘇秀刮目相看。身懷一身才學,卻並沒有聽風便是雨,在需要的時候,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為民請命,這樣的人真的還應該去懷疑他能否成事麼?

蘇秀是院中所有人中最為淡定的,因為早在他讀書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時代的慘狀了,雖然這一路行來並沒有出現易子而食的情景,但是饑民吃草根樹皮的也不是沒有,他自己是生於紅旗下的八十年代的有為青年,沒有體會過那種饑荒,但是並不代表他自己出身就很好。自己父母最為人民教師,平時把自己的工資的大部分都用於幫助那些貧困學生了,他們一家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所以他很能體會底層勞苦大眾的生活困境。

見到大家都陷入沉思中,蘇秀只好開口道:“志才剛剛所言非虛,目前確實已經是民不聊生的情況了,所以太平道才能如同蝗蟲過境一般飛速的發展壯大,然而張角卻是在利用鬼神之說哄騙於百姓,故而我認為他真實的意圖並非真的為著天下百姓造福的。

而我和張角最大的不同在於我不會欺瞞大家,自己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就是聖人,我這樣做也有自己的私心,我想要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保護好我的家人、朋友,所以我必須要在亂世中擁有一席之地,讓各路諸侯都不敢窺視我,當我能力足夠的時候就會帶領大家去平定天下。

另外我還想讓我大漢子民都以大漢為榮,不要成為異族口中的兩腳羊。而諸位以前所接受的忠君愛國的思想並沒有錯,只不過是你們的理解太過狹隘,古人有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忠君愛國的君乃是萬民,而非一人,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而絕非一人之天下!成湯因有萬民愛戴而滅夏桀,周武因臣民擁護而亡殷商,正是應了‘民之為水,君之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啊。”

戲志才聽完之後,立即起身一拜:“蒙先生教誨,忠受教良多,如蒙不棄,忠願追隨先生左右,助先生一展胸中抱負!”蘇秀大喜,立即扶起戲志才,道:“我有志才相助,如同周得呂望,秦得張儀,何愁大業難成哉!哈哈哈哈……”

“謝主公,忠定不負主公所託,盡心竭力,死而後已。”

重新落座之後,戲志才又問道:“主公剛剛說欲捐得一地郡守,主公可有選好?”

蘇秀想了一下,道:“我欲往泰山郡,志才以為如何?”

“哦?泰山郡?主公可是早已想好?泰山郡地處青徐兗交界之地,雖有一點山林,但是一旦戰事出現,守成都略顯困難,如何發展?”

“但凡有利則有弊,首先泰山郡雖地處青徐兗交界,但是無論是青州還是徐州兗州對於泰山郡都不是很感興趣,因為泰山窮,那麼我們可以在泰山偷著發展,藏拙於前。

其次,徐州富庶,現在能夠就近採購糧食以及生鐵等等戰略物資,並且青州徐州都是不錯的兵員之地,尤其是丹陽郡,更是強兵之所。

三是泰山郡是青徐之地少有的山地,山中盤踞著不少土匪山賊,我們可以趁現在以剿匪為由進行練兵,更可以藏兵于山中,一旦戰事起,我們能夠迅速帶出幾萬士兵。

四是泰山臨近渤海灣,我們可以經過渤海,從遼東得到戰馬,便於騎兵的訓練。至於志才剛剛說的防禦問題,我相信只要沒有有心之人的關注,在太平道起事之前我們就能將泰山郡打造得固若金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