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賓館裡的工作人員打聽了一下朝天觀的地址。
得到的答案是,朝天觀因為地處險要,平時少有人至,如今已經成了文物保護單位。
我跟高凌凱立刻坐計程車趕去朝天觀。
朝天觀是在陵縣以西三十公里的大山中,山中有一座神來峰。
此峰峻拔險峭,與周圍其他山峰格外不同,所以被當地人稱作神來峰。
在距離神來峰最近的地方下了車,又找當地山民打聽了一下路,我跟高凌凱花了半個小時,便趕到了神來峰腳下。
仰頭上望,發現神來峰並不太高,但的確非常險峻。
有一條很陡很窄的青石階,繞著山峰盤旋向上。
山峰頂頭,卻有一座道觀。
道觀顯得十分陳舊,看得出來年代久遠。
但峰頂面積有限,所以道館的規模不大,幾可說是小巧玲瓏。
可是要將建築材料從那又陡又窄的青石階上搬運上來,並且建成這樣一座雖然不大、卻非常精緻的道觀,其難度可想而知。
那就令我暗暗讚歎,不知我們的先輩,是靠著怎樣的毅力與智慧,才能做出這種令後人歎為觀止的事情。
青石階正好抵達道觀門口,所以我上前敲一敲門。
沒有人來幫我們開門。
我用手推了一下,門從裡邊閂著。
我跟高凌凱只好一邊拍門,一邊喊著:“有沒有人?”
一直沒人回應我們。
但我跟高凌凱卻在拍門的過程中,同時感覺到兩扇緊閉的大門似乎略有鬆動,用手一推,門便開了。
我跟高凌凱立刻進門,四下一望,看見門內有一個不大的院子,院子對面有三間房屋,房屋的門全都關閉著。
但奇怪是,我們沒有看到一個人影。
剛剛明明有人替我們開了門,可是此人怎麼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跑進這三間房子,並且無聲無息又關上了房門?
高凌凱臉現驚詫看了我一眼。
他曾經跟我一同經歷過多次兇險,所以他臉上只有驚詫,沒有驚慄。
“高力,好奇怪啊!”他小聲說。
我沒出聲,只是迴轉頭來,先將兩扇大門合攏,再上下左右仔細觀察。
我發現兩扇大門上都有一道閂槽,一隻粗大的門閂,就靠在大門左側。
換句話說,在我們最開始推門的時候,這隻門閂肯定是在閂槽裡的,要不然我們不可能推門不動。
但像這麼粗大的門閂,要從閂槽卸下來,並且靠到門側,絕不是一眨眼就能完成。
更別說開門人一點動靜都沒有,這麼快又跑回院子對面那三間房子,並且悄無聲息關上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