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般政策,百姓自然是踴躍參與,靜塞軍從百姓之中亦是選出了不少的好苗子加入靜塞軍之中。
在農業開發方面,仿效都江堰經驗的計劃也在穩步推進。
蘇允派遣了大量精通水利工程的蘇學會成員前往無定河河谷平原,與當地百姓一同規劃灌溉渠道的建設。
他們日夜奮戰,勘測地形、設計圖紙,力求將每一條灌溉渠道都修建得科學合理。
工程的逐步推進,在春天到來,河水化凍之前,工程基本完成,到得河水化凍,原本乾涸的土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灌溉,一片片農田開始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六房官員的支援之下,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可以想象得到,幾個月之後,綏德地區的糧食產量將會顯著增長,綏德軍的糧倉也會豐盈起來。
最近亦是好訊息頻頻傳來,鄭朝宗率領兩千靜塞軍收回丹平寨以及永平寨,而徐懷亦是勸降喬沛歸降,清澗城終於迴歸綏德軍,補上了最後一塊戰略。
然而,平靜的發展之下,危機也在悄然逼近。
前去汴京的阮川橋傳來訊息,隨著鄭朝宗拿下丹平寨、永平寨,徐懷勸降喬沛成功之後,宋朝朝廷內部對於綏德軍的態度愈發強硬,部分官員力主立即出兵圍剿,以絕後患。
已經有朝臣提出要與西夏議和,可以將河湟地區割讓給吐蕃以及西夏,換取他們的暫時休兵,然後以綏德軍為酬勞,聯合西夏一起出兵先行剿滅綏德軍,等剿滅蘇學會之後,綏德軍便割讓給西夏,兩國息兵!
而這種提議竟然不少朝臣贊同,根據阮川橋的刺探,若非朔黨劉摯等人堅定反對,這個提議便透過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朝廷不會一直容忍綏德軍的存在的,當然,西夏也不會允許綏德軍的存在的。
果然,在西夏方面的密探亦是傳回訊息,西夏方面雖暫時退兵,但也在暗中積蓄力量,意圖再次進犯。
面對這嚴峻的形勢,蘇允並沒有絲毫慌亂。
他深知,綏德軍如今的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只要能夠扛過這一輪外部壓力,未來必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蘇允再次召集了綏德軍的核心將領和行政官員,在議事廳中,他神色凝重地說道:“朝廷和西夏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但我們綏德軍也絕非任人宰割之輩。
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我們的防禦體系已經初步建成,軍隊的戰鬥力也在不斷提升,百姓們更是與我們同心同德。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情報收集工作,密切關注朝廷和西夏的一舉一動。
同時,加快防禦工事的加固和完善,確保萬無一失。
另外,綏德軍夏收在即,接下來要全力輔助百姓夏收,然後戶房在收回兩成田稅的同時,要從百姓手中儘快購買糧食,價格要高些,莫要坑害了百姓!”
在蘇允的指揮下,綏德軍進入了全面備戰狀態。
……
安寧寨。
這是綏德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堡寨。
幾個身著皂衣的年輕人來到一處屋舍前面,其中一人往裡面喊道:“鄒三哥在家嗎?”
裡面有人探出頭來,看到幾個皂衣年輕人,趕緊小跑出來,是個年紀不算大中年人,他堆著笑道:“原來是楊小哥還有其餘幾位差爺,請問有什麼吩咐的?”
那說話的便是楊小哥,笑道:“什麼吩咐不吩咐的,咱們蘇學會的行事方式你們都是清楚的,從不會勉強你們做什麼。”
鄒老三趕緊連連點頭道:“是是,是小人說錯了,那不知道楊小哥你們來是什麼事情呢?”
楊小哥趕緊道:“鄒三哥,我聽說你家大小子已經是八歲了,最近蘇學會的學堂招生,你怎麼不讓他去?”
鄒老三露出苦笑道:“楊小哥,不瞞您說,我家那口子前幾日染了風寒,抓藥看病花了不少錢。
如今家裡實在拮据,雖說知道蘇學會學堂是個好去處,可這學費……實在是拿不出來啊。”
楊小哥聞言笑道:“鄒三哥,這你就有所不知了。
蘇學會的學堂,可不收一文錢學費。
先生們都是咱們蘇學會里有學問的人,他們自願來授課,就是為了讓咱們綏德軍的孩子們都能識文斷字,將來有出息。”
鄒老三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還有這等好事?可……可我聽旁人說,讀書識字,往後也沒啥大用,不如跟著我學學木工手藝,好歹能有口飯吃。”
另一個年輕人忍不住開口:“鄒三哥,您這想法可就落後啦。如今綏德軍發展得這麼快,往後不管是做工、種地,還是參軍打仗,沒文化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