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行政體系必須結合當下這種情況。
因此,我建議,咱們的理念需法秦制之嚴,承漢風之韌,融胡俗之悍。
具體來說,便是以秦法為骨,漢製為脈,草原部落製為輔,構建一個高效的軍政合一體系!
從一開始,咱們便要建立一個高效的軍政系統,指導著軍民一起進取,這一塊上,我們可以承秦漢三公九卿制以及北周府兵制加上本朝的保甲法,具體如何,稍後弟子會將其整理出來。
其次是官吏選拔,因為接下來我們都會是以開疆拓土為主,因此我們的科舉須以實用為導向,加試《商君書》《孫子兵法》,考騎射、寒門舉子需基層歷練,需屯田/戍邊1年方可授官。
而在我們所統治的區域,全方面實行軍功授爵,設二十等爵,斬首一級授公士,五級可蔭一子入官學!
當然,也不能忽視文吏治績卓越者,年增稅超10%晉爵一級。
至於在民生保障上,我們實行屯田保甲制,實行軍戶管理。
每戶授田50畝,三成納糧,這遠低於宋的五成稅;
十戶一甲,抽二丁入屯田營,可以農時耕,戰時兵。
另為了穩定,可設“常平暗倉”儲糧於地下,逢災貸糧;
西北在百工上不如中原以及南方,因此我們須得鼓勵技術創新,我建議進行匠籍革新。
首先是火器匠人免賦稅,子嗣可科舉;
若有改良震天雷射程超百步者,賞銀千兩,宋軍火器射程僅30步,若是我們能超百步,定可以成為一個超越時代的進步。
設“百工院”收學徒,以培養更多的工匠。
在教育上也不可怠慢,我們需從蒙學開始,便引導百姓效忠我們蘇學會靜塞軍。
比如說編《三字經·靜塞篇》:“紫微興,靜塞王;除三患,安四方”;
十五歲以上男子需背誦《忠義訓》,違者罰修城牆十日。
另可設“紫微書院”收士族子弟,授官位換家族效忠等等。……”
韓幼安將心中所思所想,一一講述了出來,因為是臨時而就,有些想法只是一躍而過,但已經足以看出來他思考之深!
說到最後,韓幼安道:“昔管仲以鹽鐵富齊,商鞅以法令強秦。
今靜塞內政七策,融法家之苛、兵家之詭、墨家之技,十年可鑄就鐵桶江山!”
此言一出,議事廳之中頓時掌聲如雷。
幾位靜塞軍的將領至此面面相覷。
他們自然是知道蘇門六子名聲響亮,也接觸過鄭朝宗與平子澄,正是折服於他們的才能,因此才聽從他們的指揮。
他們原本以為鄭朝宗與平子澄應該是蘇門六子之中最為厲害的兩個。
但今日聽了畢太華以及這個韓幼安的籌謀,他們這才發現,這兩人雖然所長與鄭朝宗以及平子澄有所不同。
但在他們所擅長的領域上,亦是獨領風騷啊!
嘖。
他們心中暗自感慨了一下,齊齊看向上座的年輕人,這位才是真正的獨領風騷,因為這蘇門六子,全都是這位親手調教出來的!
哦,是了,靜塞軍亦是經略一手調教出來的,若論才華,這位才是真正的天下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