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年,每與外敵作戰時,皇帝必定格外重視樞密院,其地位自然超過了中書。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文官進入,樞密院的專業素養越來越低,在皇帝的心目中,重要性自然越來越弱。
尤其是澶淵之盟後,文官開始掌握樞密院的支配權,其專業素養更是差到極致,這也變相導致了樞密院開始在與中書的對抗中處於弱勢。
於是三衙便開始冒頭了。
三衙與樞密院不同,樞密院已經漸漸變成了更加偏向文職類的部分,而三衙是更加純粹的軍事部門,大家自然知道,軍事類的部門歷來強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皇帝親兵衛隊擴充套件為統領全國軍旅的“國家正規軍”,是直接掌握地方部隊的絕對實權部門。
呵呵,跟這樣的部門去要錢,能夠要到才是咄咄怪事呢。
而最後一箇中基層軍官,他們便好惹麼?
其實也不好惹,或者說更不好惹。
別的部門得罪了最多是錢要不到手,但中低層軍官可不同,宋朝的軍隊囂張跋扈慣了,真要惹惱了他們,他們是真的會兵變的!
蘇允搖了搖頭,果然,宋朝軍隊的問題早就積重難返。
樞密院、三衙、兵部、地方將領、整個體制、文官……各種問題盤根錯節,你老老實實在其中混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一旦你想要推動一下任何事情,這個早就已經癌變的系統會便會予以反擊!
王安石倒是嘗試過對軍隊做改革,在熙寧變法時候搞出來一個置將法,說實話,這置將法是有效的,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宋邊軍的實力,但也只是解決了部分的問題而已。
而這個置將法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這個置將法並不傷害到各個階層利益,因此這才被執行了下去。
但若想要像蘇允這般對軍隊做一個徹底的軍改,那麼所遇到的阻力可就太大太大了!
祁克勇等人見蘇允陷入沉思,不由得心生欣喜:想來蘇經略已經是知道其中的困難所在了,這樣挺好,不折騰對大家都是好事!
蘇允想了一會,然後讓大家回去,他先自己多思考一會。
不過蘇允單獨留下了章楶。
蘇允問道:“伯父,這裡就咱們兩人,咱們就不用那麼嚴肅了,您的才華我是知道的,我岳父跟我說了挺多次,您幫我分析分析,這軍改能夠改麼?”
章楶聞言搖頭道:“此事難於登天!”
蘇允點點頭道:“伯父請仔細講講。”
章楶道:“你可曾想過尋你岳丈,讓他與跟樞密院、三衙、兵部等部門說情,讓他們網開一面,不要扣押鄜延路一路的糧餉,全額髮放下來?”
蘇允點點頭道:“此事有什麼不妥麼?”
章楶點頭道:“世上的事情,歷來不患寡而患不均,你鄜延路要到了全額糧餉,那其他路的會不會覺得有問題?到時候他們也要全額糧餉,到時候你讓樞密院他們怎麼辦?
所以,他們不會放開這個口子的,無論是誰去,就算是官家,他們也不會放的,至於你要說他們這般做法不合法?
呵呵,他們貪下的錢未必就是進了私人錢包,你要知道,一線的廂軍戰鬥部隊缺糧無馬,躺著養膘的禁軍啥都不缺,京城上駟院裡面養著數萬匹戰馬,卻不肯撥給邊軍一匹,其中緣由是什麼,想來你也是明白的。”
蘇允深吸了一口氣,嗯,實內虛外政策。
換句話來說,就是朝廷還是防著邊軍,將好的緊著京城禁軍來用,刻意壓著邊軍,生怕邊軍有不軌之心。
章楶道:“所以,想要走上層政策來解決這個問題,是不符合上面人的利益的,所以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蘇允點點頭。
上層走不通,那麼軍隊裡的高層將領與中低層將領那點油星拿回來也沒有什麼用,反而容易引起眾怒,拿了還不如不拿。
所以,這就意味著想要靠朝廷的錢來進行軍改的路子,基本上算是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