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臨終究是硬氣了一把,揮袖離去。
與僉判頓時有些無奈,這裡是延州州衙安排給西夏使團的住處,李秉臨也算是主人家,你生氣了將我攆走便是,你往外走,這算是什麼?
於僉判趕緊從側門離開,免得與回來的李秉臨見了尷尬。
李秉臨出了門才意識到了這點,心中亦是尷尬,趕緊出門兜了一圈,問了一下侍衛,知道於僉判走了,才臊眉耷眼回了屋。
好在這次終於有了好訊息,於僉判回來遞話道:“經略的確是抽不出來時間,不過既然李大使這般緊急,那便先去見見蘇經略吧。”
李秉臨趕緊道:“須得帶上遼國大使耶律子明一起。”
於僉判點點頭道:“那就一起吧。”
李秉臨趕緊喚人去請了耶律子明,然後跟著於僉判,於僉判帶著他們直接去往城外的一處小山上等候,李秉臨不解道:“於僉判,這裡是什麼地方,為什麼要到這荒蕪的山上來?”
於僉判笑答道:“蘇經略這些天帶著軍隊出門拉練去了,原本還要練上兩天的,您催得急,所以蘇經略這才不得不提前回來的,既然您這般著急,便到這邊來,先見上面再說吧。”
此時延州已經是進入深秋,雖然還沒有下雪,但天地之間已經是肅然,李秉臨等人在矮山之上,只感覺寒風刺骨,只站了一會兒便覺得渾身已經凍透了,又是漸漸不耐起來,正要說話責問這於僉判,卻聽得寒風之中似乎有馬蹄聲響。
那馬蹄聲由遠及近,隨著越來越近,那聲音越來越大,到得近處,竟是如同身處大潮之中。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他們站在高處,本來視野較遠,但附近群山環繞,他們被山擋住,因此等到那騎兵轉過山腳,他們才算是看清楚了真容。
只見山腳處有騎兵奔騰而出,而後面更是絡繹不絕,片刻之後,山腳下已經湧出極多的騎兵,李秉臨與耶律子明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因為出來的騎兵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千騎!
一會之後,山腳下再無騎兵出現,但山腳下已經有上萬騎兵列陣。
只見那上萬騎兵,很快便構建起來騎兵方隊,一個騎隊四五百騎,組成一個個的小方塊,上萬騎兵,構建了一個二十個騎隊方塊,看起來極為震撼。
李秉臨與耶律子明以及各自隨從們看得一個個眼皮子不斷跳動。
這上萬騎兵,馬匹參差不齊、盔甲武器亦不統一,騎兵們的動作不少都還很生疏,看起來習練馬術時間並不長,技術自然也算不上好,但就是這麼一支騎兵,卻是展現出來一種令人心悸的氣勢!
這個感覺很是奇妙,通常來說,你要給人震撼的感覺,非得齊整劃一,令行禁止,技藝高超才有這個可能,但這上萬騎兵,看著生疏,但氣勢卻是凜然,這是以前在宋軍身上看不到的東西!
李秉臨與耶律子明相視了一眼,盡皆看到彼此眼裡的擔憂。
現在這支騎兵還沒有練好,便有如此精氣神,等到時日見長,徹底練成功了,到時候這豈不又是一支靜塞軍?
雖然靜塞軍已經早就煙消雲散,但李秉臨與耶律子明這種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孩子,猶然還記得當年的先輩們所講的故事。
那些故事裡,他們大夏的鐵鷂子(大遼的鐵林軍)當世無敵的輝煌,但總是有些不經意的角落裡,總是會伴隨著一個名字,那就是靜塞軍。
對於這個能夠與自家最為厲害的騎兵軍隊相提並論的名字,自然引起他們的興趣,於是查訪之後,才知道這個騎軍的可怕。
他們這才知道,宋軍的騎軍也曾經很厲害過,好在他們早就不行了。
不過眼前這支騎軍卻是給了他們一種不是很妙的感覺。
李秉臨看向於僉判道:“這支騎軍有名字嗎?”
那於僉判轉過頭來看向李秉臨,李秉臨分明覺得這人眼神似笑非笑,然後聽道:“蘇經略給這支騎兵命名為——靜塞軍。”
此話一出,李秉臨與耶律子明頓時感覺腦袋盡皆轟鳴。
靜塞軍!靜塞軍!
此時數十騎從山下賓士而上,當頭一人渾身甲冑,看著極為雄壯,而其臉上帶著一副猙獰的鬼臉,凌厲的眼神掃射過來,山上諸人盡皆覺得這眼神比寒風還要刺骨!
轉眼之間,數十騎兵便賓士至眼前,當頭的鬼臉騎士環視了一圈,然後眼神放在李秉臨的身上,聲音低沉:“李秉臨?”
李秉臨趕緊拱手道:“在下李秉臨,閣下可是鄜延路經略使蘇允蘇經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