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二百二十一章 聰明人的世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一章 聰明人的世界! (2 / 3)

這條線是中原和北方都能夠接受的地理分隔線,歷史上明朝使用了部分這條線。

國境線位於這條線時,明朝對北方算是略佔上風。

而最差的一條防線則是西起河西走廊,經過黃河以及前後套——即內蒙古高原南線,沿著陰山,東終止於燕山:

這條線是最不利於中原政權的地理分隔線,公元1000年以後只有北宋使用這條線。

更令人絕望的,大宋還丟失了燕山屏障!

國境線位於這條線時,中國處於守勢,北方處於攻勢甚至絕對優勢,當位於這條線時,中原政權已經是危在旦夕了。

而這就是為什麼遼國與西夏的人口經濟都遠不如大宋,卻始終可以保持對大宋威壓的緣故。

而西夏以最少的人口,最少的有效國土面積,卻能夠屹立不倒,靠的不僅僅是英勇,還有那些看似無效的國土形成的屏障。

沙漠在哪個時期都算是一個極好的屏障,有五座沙漠的環繞,遼國與宋朝想要攻擊西夏本土,只能透過綠洲裡面的城市線深入。

所以西夏只需要在綠洲上佈置少量軍隊,便足以防禦來自南方以及東方的攻擊了。

其中關鍵之處是兩座山脈,即橫山與賀蘭山。

賀蘭山乃是西夏防禦遼國的關鍵所在,這裡暫且不談。

橫山山脈起自六盤山,橫貫寧夏、陝西,是西夏與北宋的天然分界線,該地不但出產糧食戰馬,且地勢北高南低,可攻可守,對雙方都極為重要。

對於西夏來說,失去橫山地區就等於失去了重要的物資產地,更加危險的是核心區域靈州從此將完全暴露在宋軍的威脅之下。

對於北宋來說,橫山有如西夏之長城,党項人隨時可以南下襲擾邊界城市,即便作戰不利也能迅速撤退防守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大宋的聰明人早就意識到,大宋想要在戰略上形成對西夏的壓制,必須拿下橫山。

范仲淹曾經提出“漸復橫山”的戰略方針,之後的數十年中,宋夏兩國的戰爭幾乎都是圍繞橫山山脈展開的。

蘇允的視線沒有緊緊停留在這裡,還看向了西夏的側翼。只是稍微掃上一眼,蘇允便明白了大宋在河湟地區佈局的用意。

靈州和定難五州長期面臨北宋和遼國兩個方向上的巨大壓力,而河西走廊則是西夏的大後方。

依託於絲綢之路和祁連山脈的積雪融水,此地是党項人的農業和商業中心。

不過雖然沒有強敵壓境,河西走廊同樣不安全,祁連山以南的河湟地區嚴重威脅到西夏王國的側翼。

從地理上看,河湟地區處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水網密佈適宜農牧發展,只要被大國控制,北上出擊很容易截斷河西走廊。

熙河開邊就是趁唃廝囉政權內亂衰落而發起的收復河湟地區的軍事行動。

至宋徽宗年間,河西走廊已經完全暴露在北宋隴右都護府的威脅之下,滅亡只在旦夕之間,若非金國突然崛起,西夏恐怕將提前百年亡國。

蘇允點點頭。

中國歷史上的聰明人不少。

其實從戰略角度來看,大宋的做法其實並沒有錯,錯的更多的是戰術層面上的。

從進入陝西地界開始,眾人便感覺到一股肅然,這是獨屬於軍路的氣氛。

徐進有些不太自在道:“怎麼我感覺一進入這永興軍路,感覺連氣氛都不同了呢?”

蘇允臉色亦是有些凝重,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嚴峻一些,看這永興軍路,經濟十分蕭條,民生凋敝,青壯年比起中原要少了不少,想來是常年在當地募兵的緣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