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孫思恭頓時瞪大了眼睛。
蘇允笑道:“此事該怎麼操作,微臣已經盡數交給了南衙錄事參軍鄧起,他做事踏實,定然可以將此事完成得很好。”
趙頊皺起了眉頭。
孫思恭趕緊道:“蘇大家,今日官家一再說起旁事,意思難道你還不懂麼?”
蘇允看著趙頊的神色,神色堅定道:“官家對臣的心思,臣何嘗不明白?
不過,臣想去西北,是想去看看,那西夏到底有多麼難纏,竟然可以抵擋大宋朝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人傑而巋然不倒。
若是可以的話,臣願意替陛下掃蕩西夏,將其重新歸入華夏!”
趙頊深深看著蘇允,然後深深嘆氣,道:“西北之事,暫時到此為止了,接下來十年,朕想好了,以勤修內政,休養生息為主,不再妄動刀兵!”
話是這麼說,但趙頊的神情分明就是不甘。
蘇允點頭道:“微臣明白,臣就是想去西北學習學習,以後若有機會領兵,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懂。”
趙頊忽而有些慍怒起來道:“居正!朕說了,接下來十年,朕都不會再動刀兵了,你還去西北做什麼!
去那裡浪費生命、浪費才華麼!你在這汴京城裡,有朕看顧著,你只需好好地給朝廷立功,朕會吝惜提拔與你麼?”
看著忽然慍怒的趙頊,蘇允心中卻是沒有半點懼怕,而是道:“官家,您要微臣做一個只想著往上爬的人麼?
朝廷不缺替您治民的文官,但缺懂軍事、能開疆拓土的文臣,臣還年輕,多學點東西,等到官家您認為時機成熟了,臣願意替官家您帶兵出征!”
趙頊喘了口粗氣,道:“朕已經跟諸公們承諾,以後再也不輕言動兵,或許就跟仁祖一般,定川寨之戰後,再不言軍事,那你豈不是一輩子都要扔在西北?”
蘇允神情堅定道:“官家,若是如此,臣也認了!”趙頊深深看著蘇允,許久之後才道:“可是你不是一般的文臣啊!
你入仕以來,又是替朕清明南衙,又是整頓倉場庫務,給朝廷追回多少財貨?
又替朝堂開闢了一個大財源,幾乎可抵六分之一的歲入。
你說,朕怎麼會放你去西北耗費年華,你明明可以在汴京替朝廷做更大的貢獻的啊!”
蘇允笑著道:“官家認為,如今的大宋,缺的是錢麼?”
趙頊忍不住笑道:“誰會嫌棄錢多的,朝廷雖然歲入已經是有宋以來最高,但依然是到處要用錢,哪有夠的時候!”
蘇允笑道:“可是錢再多,難道就能解決大宋朝面臨的問題?”
趙頊沉默了一下,道:“西北之事已經糜爛,非人力可挽回矣。”
蘇允點頭道:“官家可想過,一個小小的雞蛋灌餅,能夠年入數十萬貫,惠及幾萬家庭?”
趙頊不明所以看著蘇允。
蘇允又道:“官家可又曾想過,一個地洞子,竟然能夠創造出來六分之一的歲入?”
趙頊沒有說話。
蘇允又道:“官家又何曾想過,一個小小通判,直接一個檢閱庫房,便將左右廳全都送去大理寺?
還有,困擾汴京上百年的無憂洞,以臣的方式去做,定然可以保得十年清明。
微臣說這些不是為了表功,而是為了告訴官家,臣在經義上的造詣,不是隻停留在書本上,而是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