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倒是忽然想了起來,道:“孫大伴,您今日來是?”
孫思恭一拍腦門,笑道:“差點給忘了,官家讓我來給你傳一下話,官家說,治理惠民河乃是大事,萬萬不可因為私人恩怨耽誤此事。”
蘇允立馬點頭道:“請官家放心,我之所以這麼快將通判廳籌建起來,便是為了應付此事。
至於李知府做的那些事情,我雖然有些惱火,但也不至於不理解,公事公辦嘛,談不上什麼私人恩怨。”
孫思恭滿意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另外,官家讓咱家告訴蘇大家,官家說,伱端掉左右廳之事,他很歡喜。”
蘇允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倒是沒有多想什麼,只是履行通判職責而已,是他們貪慾太大,以至於稍微一查,便全都露餡了。”
孫思恭笑道:“蘇大家這麼說,是要隱瞞你那複式記賬法的事情麼,怎麼,蘇大家不願意將其交給朝廷?”
蘇允笑道:“哪有這麼一回事,複式記賬法我都交給查賬的賬房了,假日時日,自然全都傳播出去,哪有隱瞞的道理。”
孫思恭點頭道:“蘇大家,既然做出了成績,有了成果,就不要藏著掖著,不然上頭怎麼提拔你?
這複式記賬法乃是一大創舉,官家對官場貪汙等事情深惡痛絕,只是苦於很難查出來而已。
蘇大家發明了這麼好用的查賬法,自然要大大方方獻出來,這可是很大的政績!”
蘇允聞言笑了笑,道:“升不升官我倒是不是很在意,這個東西對朝廷有益,那也不枉我費了一番心思便是。”
孫思恭勉勵了一番蘇允,便帶著複式記賬法離去。
蘇允雖然將通判廳給籌建了起來,但他依然很是忙碌,畢竟各種細節問題自然胥吏幫忙處理,但他依然要做最後的把關,才好簽字用印。
就這個事情,依然是很忙碌的。
便在蘇允忙碌的時候,蘇轍府上的管家過來,說是蘇轍請他晚上過去府上。
蘇允當天處理完事情後,提早了一些下班,換了身衣服趕去蘇府,卻見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清臣。
蘇允一來,蘇轍立馬感覺到李清臣頓時有些拘束起來,心下有些詫異,但隨即覺得好笑:這李清臣竟是被居正給嚇成了這樣子麼?
不過想一想也是正常,居正雖然年輕,但這種手腕,誰見了不害怕啊。
居正被招惹不過一會,立馬打擊便隨之而來,不過數個時辰,在南衙幾乎是一手遮天的左右廳,立馬便被傾覆,判官也好,推官也罷,還有上百胥吏,全都被送進去大理寺去,換了誰心裡不怵?
別說是李清臣,換了是自己,遇上這樣的一個人,都得忌憚萬分!
畢竟誰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在官場上,誰還沒有幾個政敵,但政敵之間相互捅刀子,誰還不是你來我往,總得鬧上一番,最終才有勝負結果。
像居正這般狂風驟雨一般的,毫無徵兆的打擊,而且還一舉建功,將人徹底覆滅的,誰還不是第一次見到。
就一句話,太嚇人!
蘇轍心中覺得好笑,但並不願意蘇允與李清臣交惡,因此幫著調和一些。
蘇允雖然對李清臣愛充長輩之事頗為惱火,但要說就此對李清臣嫉恨不已,那也不符合實際。
實際上蘇允是個心胸頗為廣闊的人,李清臣這樣人,上輩子他也見過許多,家中的長輩也有這樣的,認為自己是長輩,別人便都會聽從他們的安排。
不過,說他們是壞人吧,倒也不至於。
李清臣要治理惠民河,固然是為了自己的政績,但正常當官的,誰不想要政績,只要所做的事情是有利於民眾的,那便是可取的。
因此蘇允今日對李清臣的態度還是頗為恭敬的,畢竟從蘇轍這邊論起,李清臣算是長輩。
從官場上來說,李清臣雖然受他這個通判監督,但人家畢竟是三品大員,待得自己從開封通判卸職,以後指不定會到人家手下任職呢。
據蘇允所知,李清臣以後的官途可是不錯的,甚至官至中書侍郎。
所謂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