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問期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大約也就幾日時間,到時候她直接便是狀元郎夫人了!
章若雖然不願意強迫蘇允上進,但哪一個女兒家沒幻想過自家夫君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在大宋,最大的大英雄便是東華門外唱名者。
章若含情脈脈看向蘇允,卻見蘇允與她一笑,隨後與蘇轍與章惇說笑起來。
章擇等人紛紛跑出去外面,看阿回給報喜人打賞,他們則是去撒銅幣沾喜氣去了。
大堂裡面頓時安靜了下來。
蘇允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後朝蘇轍以及章惇跪下,口中道:“謝過二位叔父,若無二位叔父諄諄教誨,允無今日!”
蘇轍笑道:“你叫我叔父也倒罷了,你喚子厚什麼?”
蘇允跪著抬頭看向章惇,章惇端坐,捋著鬍子,滿意地看著自己,笑了笑,再叩首,道:“小婿見過岳父大人!”
章惇笑道:“好了好了,自家人的,不用這麼客氣,若兒,快將你夫婿扶起來。”
章若趕緊過去扶起蘇允,扶起來後,雙手也不拿開,身體緊緊貼著蘇允的手臂。
章惇見到女兒的小女兒態,心裡不覺得惱怒,反而是大感欣慰:有婿如此,老丈人哪有不滿意的!
蘇轍在殿試之後立即安排訂婚之事是正確的,因為殿試結果一公佈,蘇允便忙碌了起來。
中進士的快樂是激烈而持久的,這種快樂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被蘇允更加清晰地感受到。
先是參加“期集”。
所謂期集就是在授官之前,新登科的進士聚集在一起舉行一些活動。
這些活動豐富多彩,包括朝謝、登黃甲敘同年、拜謁先師先聖、賜聞喜宴、編刊同年小錄、立題名碑等等。隨後是朝廷安排舉辦的賜綠袍靴笏、導從前引、朝謝皇帝、賜聞喜宴、賜御製詩、編登科錄、立題名碑、釋褐授官等恩榮。
宋朝貢舉期集頗為隆重,其中以朝謝、賜聞喜宴和釋褐授官更為突出。
原本唐代科舉進士放榜之後,首先需要拜謁宰相,這樣很容易造成結黨營私、朋黨之爭,到了宋代明令禁止應舉士人向知貢舉謝恩。
不過諷刺的是,宋代禁止應舉士人向知貢舉謝恩,但是黨爭卻是歷代之最。
一連串的活動下來,即便是蘇允身體之強健,亦是感覺疲倦不堪。
倒不是身體吃不消,關鍵是他作為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幾乎什麼活動,他都是其中的中心,每天要應對成百上千人,精神上的確是頂不住。
不過釋褐授官之後,活動總算是消停了下來。
宋朝貢舉的最大恩榮是釋褐授官。
唐代明經、進士及第之後,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資格,還不能直接入仕做官。
必須再經過吏部銓選考試,合格後才能授予官職,脫去粗麻布衣,換上官服,即所謂“釋褐授官”。
因而,唐代許多士人明經、進士及第多年之後,仍為一介布衣,未能釋褐授官,以致有出身二十年而未獲祿者。
如一代文豪韓愈,就是這樣的倒黴蛋。
貞元八年他進士及第,因為吏部的考試不合格,磋砣三年,尚未入仕。
於是貞元十一年他三次上書宰相而求仕,自稱四舉於禮部乃一得,三選於吏部卒無成。
希望能透過當朝宰相的論薦獲得一官半職,結果是三次上書均不獲垂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