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不假思索,道:“是小子捏造的,小子與這何侍郎不熟悉,怎麼可能會知道他的事情。”
趙頊道:“這可是構陷朝廷大臣,你不怕朕治你的罪?”
蘇允起身拱手道:“請陛下治罪,小子不知道輕重,只知道嘴上成逞威風,卻是不知道觸犯了法紀。”
趙頊擺手道:“坐下吧,下次注意便是。”
蘇允道:“是。”輕輕坐下。
趙頊道:“你叔父在黃州可好。”
蘇允點頭道:“叔父很好,黃州長江的鰣魚很新鮮,做成魚湯我叔父很愛吃,另外,叔父還自創出東坡肉、東坡羹,食之頗有一番味道。”
趙頊驚異道:“什麼東坡肉,東坡羹?”
蘇允笑道:“叔父在黃州東門處開墾了一塊荒地,喚為東坡,便自號東坡先生。
所謂東坡羹不用魚肉五味,以諸如蔓菁、薺菜、瓜、茄和赤豆、粳米等常見的廉價原料烹調而成,吃起來別有一番味道。
至於東坡肉,乃是豬肉,黃州豬肉價極賤,鄉人不懂吃,叔父便研究了其吃法,還特意寫了做法傳給鄉人。”
趙頊聞言情不自禁笑了起來,道:“哦,怎麼做的?”
蘇允笑著誦道:“淨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趙頊聽完大笑不止,此時側面簾中傳出敲門的聲音,趙頊頓時止住笑容,端正坐姿。
簾後傳來拖動座椅的聲音,該是起居郎坐定了。
趙頊神態端正了許多,緩緩道:“你最近在讀什麼書?”
蘇允道:“讀孟子、漢書。”
趙頊皺了一下眉頭道:“可讀論語、春秋、禮記?”
蘇允道:“讀過論語,春秋禮記不曾讀。”
趙頊追問道:“試詩、賦、論可曾學否?”
蘇允搖頭道:“只學過詩詞,不曾學賦論。”
趙頊不滿道:“進士科考試詩、賦、論各一首(篇,策問五道,帖《論語》10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10條。
你這般學法,如何考得了進士科,別說進士科,五經科,九經科一樣是考不了的。”
蘇允道:“稟陛下,小子並無科舉的想法。”
趙頊驚訝道:“你想走蔭官途徑?為什麼不考進士,進士才是正經出身啊。”
蘇允苦笑道:“小子並無入仕的想法。”
趙頊聞言不悅道:“為什麼不入仕,難道是因為你叔父的緣故,對朝廷有所怨懟麼?”蘇允趕緊道:“此事與叔父無關,小子幼失祜恃,又曾蒙叔父一家大恩,只想侍奉叔父身側,沒有其餘的想法了。”
這個可得好好解釋才行,不然若是讓趙頊認為蘇軾怨懟朝廷,那可不是什麼好事。
趙頊聞言點頭道:“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倒是符合孝義,不過報效朝廷亦是大義,也不與你報恩相悖,朕希望在下科的科舉中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