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江畔的將士們,小心翼翼將堆積在地的屍骨一一撿拾到停在一旁的軍卡車隊上,準備將這些屍骨運往烈士陵園安葬。
黑衣古僧兩道長長的灰白壽眉飄舞垂下,他眼瞼低垂,手中佛珠不斷捻動,低聲頌佛。
楚風揹負雙手,皺眉看著江畔地上愈漸減少的枯骨。如今骨陣內的邪靈已然驅散,這鎮魂法陣,自然而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可那十萬將士的枯骨英靈,卻還未曾安息。
這些人,不管是生前,抑或死後,皆貢獻出了所有。他們,理應安度往生。
若不處理恰當的話,十萬將士不甘怨念,將會於冥冥之中影響國之氣運,並讓人心皆寒。
所以,安葬十萬將士枯骨的法事事宜,也需妥善處理
正在楚風心中思量如何為這將士英靈辦法事之時,一旁的黑衣古僧緩步而來。
“楚施主,可否將佛家金身舍利讓老僧迎回佛門”
黑衣古僧向楚風行禮低語,想要這具金身舍利迎回佛門供奉起來。話語之間,老僧人面有猶豫之色。
聽到這黑衣僧人的話,正自出神想事的楚風側頭向他看來。
“你既能看出這具金身舍利的不凡之處,想必也知這一僧一邪屍,乃是鎮這十萬英靈法陣的陣眼所在。十萬將士英靈不曾安息,我便不能將這法陣撤去。”
說到此處,楚風語氣微頓,一旁凝神傾聽的古僧不由將心提了起來,唯恐楚風不肯將佛家高僧的肉身舍利歸還佛門。
“你助我為十萬將士枯骨英靈做一場法事,得以讓他們順利往生超度,我便將這佛門高僧的肉身舍利送歸佛家。但他手中之物,卻不能讓你帶走。初時我對你雖有殺心,但數面之緣,你我之間頗有淵源,日後,你大可不必對我抱有戒意防心。”
這黑衣古僧,已愈百歲之齡,乃是半個欺天妄圖長生之人。楚風當時初遇此人時,便看出此人修為深厚,警覺之下方才動了殺心。
如今,卻恰好藉此人之力,將十萬將士的英靈枯骨葬下。
就在楚風於此地等等軍士前來結陣,助他將水下枯骨啟出的時間,京都高層的命令已經傳達下來,著他前去赴命彙報盡殲外敵之事的詳盡事宜。
不日之間,楚風便要前往京都,所以他留在這裡的時間所剩無幾。而且這段時間,不知為何,楚風總感覺有些莫名心浮氣躁之感,冥冥之中似是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一樣,讓人心神不寧。
可是卜卦之間,楚風卻卜算不出自己將要發生什麼事情,前事迷茫混沌。
正因種種原因,楚風方才想早點去京都交待相應事宜,而後專心處理自己的事情。
就在楚風細想最近有什麼事情可能發生不測之時,黑衣古僧也在看著周圍軍士們繁忙搬運枯骨。
“十萬將士不甘怨念之氣,與我佛門高僧的修為之力,可以互相中和,我再以佛家超度英靈,可使這十萬將士的英靈安眠。可是這具邪屍肉身已成殭屍之體,水火難侵,而且這具邪屍身上纏繞的鬼氣戾意非我所能驅散。這具邪屍,我是將其誅毀,還是同樣為其超度往生”
沉思許久之後,黑衣古僧終是決定完成楚風所說的條件,以換回佛門聖佛的金身舍利。
可是說到那具披頭散髮,難辨真顏的邪屍時,這黑衣古僧卻面現難色。以他的能力,難以將那詭異邪屍身上的怨靈鎮魂戾氣驅散化盡。
正是因為這具邪屍身上凝聚而成的陰靈怨氣,方才化為“陰”之陣眼,鎮壓著無盡屍骨的不甘怨意與那陣中妖邪兇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具邪屍,便是鬼王之身,以莫大的陰靈鬼意,鎮壓八方邪魅,不讓它們脫陣而去興風作浪。
而這具堪比鬼王的妖邪肉屍,身上的無盡屍氣鬼戾,同樣被十萬英靈屍骨的殺伐正氣鎮壓。這其間,再輔以佛門高僧以畢生修為坐化而成的金身舍利中和,三者合一,方才鎮壓著法陣之中的邪靈陰魂讓其不得逃逸,受法陣煎熬之苦。
佛門高僧以身飼魔,傾畢生修為坐化於此鎮魔。十萬戰死沙場將士,死後之英靈正氣,輔之鎮魔。兩者之力相加一起,方才堪堪與那邪屍肉身持平,化為陰陽法陣。
可想而知,這邪屍肉身之上,蘊有多少陰靈怨意
如今憑黑衣古僧一人之力,他萬難將三者之力盡皆化去。
“無妨,你只負責法陣之事,將十萬將士英靈超度往生便好,這邪屍肉身之事,屆時我親自為其驅邪還源。這具邪屍肉身,或和我有莫大關聯,你們切不可傷毀他絲毫。”
對於這具邪屍肉身,楚風心中十分困惑,但卻怎也理不出頭緒出來。無奈之下,此事只好擱後處置。
眼下京都之事迫切,楚風只得暫緩此事。
“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