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50 知天命 (3 / 4)

41、 知恥近乎勇。 ——孔子

42、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論語》

43、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丘 《論語》

44、 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 《論語》

45、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 《論語》

46、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 《 論語 》

47、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柔寡斷或和顏悅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 ——孔子 《論語》

48、 君子之道四焉,強於行義,弱於受諫,怵於待祿,慎於治身。 ——孔丘

49、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孔子 《論語》

50、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孔子 《論語》

51、 與朋友交,嚴而有信。 ——孔丘

52、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 《論語》

53、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 《論語》

54、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孔丘 《論語》

55、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孔子 《中庸》

56、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孔丘

57、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 《論語·子路》

58、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丘

59、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孔子

60、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孔子 《論語》

61、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 《論語》

62、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孔子

63、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論 語》

64、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 《論語》

65、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

66、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 《論語》

67、 窮不失義,達不離道。 ——孔子

68、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子 《論語》

69、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孔子 《論語》

70、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論語》

71、 過而不改,是謂過也。 ——孔子

72、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 《論語》

73、 不貳過。(犯過的錯誤不再重犯。) ——孔子 《論語·雍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