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樹上跳下,特意從外門繞了一個大圈子,裝作隨意遊玩來到此處。
漫不經心地走到蕭薰兒所在的屋簷前的院落,李狂揹著雙手,抬頭仰望明月,忽而有感而發。
他開始唸詩了。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抑揚頓挫的詩歌朗誦,果真引起了蕭薰兒的注意。
蕭薰兒早就留意到有人進了院子,只不過沉醉在憂思之中,沒有理會。
可這詩歌之聲一起,頓時就讓她心有所感,覺得很是不俗。
她性子嫻靜少言,平時也愛看書,最喜歡這類風雅詩文。
李狂所念之詩,粗聽之下,很是平常,就在這平常的語句之間,越琢磨越是有味道。
不似那些故意賣弄文采的膚淺詩歌,這詩起承轉合極為精妙,意境悠遠,透著股濃濃的思鄉之意。
非詩詞大家不能成此絕唱。
在這歌詞的意境之中,連她也被深深感染,想起了遠離多年的故鄉,不禁有感傷懷起來。
有了情感之間的共鳴,蕭薰兒對院落那人起了深深的好奇心。
一眼望去,就驚呆了。
從那狂傲不羈的側顏來看,不正是那位鬥宗級別的前輩嗎?
沒想到前輩看著年輕,不僅實力高深莫測,還是個精通詩詞的大家。
這一眼就讓蕭薰兒怦然心動了一下。
她遍覽群書,對名流詩詞頗為通熟,適才前輩所念的詩她也從未在詩詞集上看過。
難道說,這是前輩有感而發,臨時創作出來的?
蕭薰兒不禁對李狂產生了欽佩之意。
“前輩也想念故鄉了嗎?”糾結了片刻,蕭薰兒終於鼓起勇氣,主動搭訕。
聽到這話。
舉頭賞月的李狂暗中送了口氣。
尼瑪,你這小妞終於搭話了,你要是在不搭話,我可就裝不下去了。
他故作驚訝地回頭,望著屋簷上蕭薰兒道:“噫?姑娘也是來賞月的嗎?”
蕭薰兒含羞一笑,道:“驚擾了前輩,還請勿怪。”
李狂揮揮手道:“不怪,不怪,就怕鄙人詩詞淺薄,讓姑娘見笑。”
“您謙虛了,前輩詩詞造詣驚才豔豔,能聽到前輩的這首詩,是薰兒的福氣呢?”
李狂還是謙虛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