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秦子豪這人,真的是被家裡的長輩慣成了傻子。身為秦家年輕一輩的代表人物,秦子豪不只沒有主動和張謙拉近關係。反而開始和其他不懂事兒的二世祖,一起笑話張謙為土包子。
張家的基礎,其實還是在秦嶺這裡的。有秦嶺這裡完善的產業鏈連續的給張家注入新鮮的血液,張家才能在其他領域大刀闊斧的做出更多成績。
張家基礎在秦嶺,所以張謙小時候,其實就是在秦嶺長大的。而張家在燕京只能算是一線豪門級別的勢力,當年在秦嶺的時候,其實就和當地的土皇帝沒什麼區別。全省上下的關係,張家都已經打通。
秦子豪在燕京都還有幾個和他地位差不多的年輕人,張謙在秦嶺的話,其實差不多就是屬於大少一級的人物了。除了省級領導的子弟,張謙就算是地位最高的了。
而且事實上的話,因為張家的財力,能發揮的作用太大。在秦嶺的時候,其實就是省領導,都得給張家一個面子。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張謙倒是沒有秦子豪母親那樣的長輩,無腦嬌慣孩子。但是一直是這樣的環境,所以張謙本人,其實也是一個驕傲的人。
進入燕京之後,因為父親的提點。加上張謙畢竟是聰明人,所以當然是主動低調了下來。但是說到底,有人欺負到頭上的話,你讓張謙又如何能忍氣吞聲?
一次兩次,張謙也忍了。其實那些二世祖,本來也不敢太過分。
可是自從秦子豪表明態度,這些二世祖,可是想要主動和秦子豪拉近關係的。於是對張謙的欺辱,就變得變本加厲了起來。
一次在秦子豪不在的情況下,張謙終於爆發。找人直接教訓了一個豪門子弟。
直接把人打了,對面那個一流豪門家裡的長輩也是氣了。直接找張家理論。
可是等到事情即將鬧大的時候,張家直接拿出了一段那豪門子弟詆譭張謙的影片。
這就很尷尬了。說到底,幾個豪門為什麼詆譭張家?很大程度上就是不爽張家一個外地家族,居然在燕京發展的這麼好。
被張謙打了的這個豪門子弟,他背後的家族,其實在秦家周邊的這個圈子裡,屬於最邊緣的一級。張家再不濟,財力也絕對是領先的,其他方面的影響力也絕對夠用。
換句話說,根本就是那個家族根本得罪不起的存在。結果那豪門子弟,居然就這麼肆無忌憚的對張謙極盡詆譭之能事。
和別的家族不同,張謙這裡,已經是表現出了極強的能力。張家下一代的繼承人,幾乎可以肯定是要落在張謙的肩上了。
張謙就是張家的顏面,你這麼詆譭人家張謙,張家就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和你們家族死磕。也沒人能說這個原因還不夠。
原本以為自己站在道義制高點,準備過來道德綁架張家的豪門,突然間就慫了。真到了死磕的程度,他們的家族,根本就不會是張家的對手。
秦家這時候出面,才讓這件事情暫時淡化了下去。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其實秦家本身,也是不想這件事情鬧得太大的。
可是秦子豪,卻不這麼想。
辱罵張謙那個豪門子弟,被關了禁閉了。而且家族直接就對外宣稱,剝奪此人爭奪家族繼承人位置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