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之前,大都督府召開了北伐之前最後一次軍事會議,陸遠自然參加。
參加歸參加,不過陸遠並沒有說太多話,會議基本由戚繼光和俞大猷兩人主持,前者做出了詳細部署。
“太師,諸位,此番北伐,我軍將兵分三路,西路軍出陝甘走河套北上,中路軍出北京沿灤河北上,東路軍走瀋陽向西北進入科爾沁。”
三路出兵是早幾年就定下來的大方向,這幾年戚繼光等人一直圍繞這個核心完善細節骨架。
“此番北伐,由太師親任三軍大元帥,戚某奉命任總參謀長,俞大猷將軍擔任中路軍元帥。”
當戚繼光說起職務任命的時候,大堂內的一眾武官無不挺直胸膛,期待著能聽到自己的名字。
“嶽長林將軍為中路軍副元帥。”
聽到自己名字的嶽長林興奮起身,抱拳向著陸遠的位置躬身:“末將領命,必不辜負太師信任。”
“東路軍方面,由如今仍在瀋陽的遼東總督譚綸擔任,李成梁擔任副元帥。”
聽到李成梁這個名字,議論聲頓起。
“太師、戚將軍,李成梁不是遠征在海外嗎。”
戚繼光說道:“三個月前便已經派人通知他了,估摸著最快也就這一兩個月的功夫就會趕回來。”
眾人雖然心中不忿,可這任命明顯是陸遠拍板定下來的,他們也只好忍在心中,眼巴巴等著西路軍的人選。
“至於西路軍元帥一職。”戚繼光語氣一頓,把眾人胃口吊起來後說道:“由現任陝甘總督馬芳擔任,副元帥由寧夏總兵姜應熊擔任。”
聽到這番任命,堂內眾人頓時鼓譟起來。
“太師、戚將軍,那我們呢?”
“是啊太師,我們大都督府一個將都沒有選上?”
此番北伐,誰都知道勝面巨大,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誰不想搭上這個順風車,結果卻連一個位置都佔不到自然是不樂意的。
面對鼓譟聲,戚繼光只能去看陸遠。
“吵什麼?”陸遠皺眉開口:“三路元帥人選都是根據咱大明眼下局勢審度的,有什麼不滿意的?”
柳震不忿的說道:“太師,那馬芳一介蒙奴出身,何德何能配的上一路元帥的身份。”
“猛將起於卒武,馬芳久在西北邊陲,從一介奴隸之身歷經百戰成長成為邊疆大將,這就是能力。”
陸遠淡然開口:“這馬將軍的軍功還用本輔和你們一一詳表嗎,本輔點將不看出身只看能力,本輔相信他。”
“太師這意思,就是不相信末將等人了?”柳震憋出這麼一句話來。
此話一出,也是讓堂內驟然安靜下來。
陸遠沒有答理他,直接看向戚繼光說道:“人選的事就這麼定了,具體的作戰部署和行軍計劃你們總參擬一份詳細的本送進內閣,本輔先回去了。”
眼見陸遠起身,眾將也只得起身抱拳。
“恭送太師。”
——
南京國立青學。
此刻正是放學的時間,大量的學生湧出校門,家境殷實的紛紛登上守在校門外的馬車,更多的學生則是三兩成群結伴回家。
陸元興才走出校門,就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
“長公子。”
“安管家,你怎麼來了。”
來人是陸鳴府上的管家陸安。
陸安上前接過陸元興的書囊,同時說道:“老爺在車裡。”
陸元興揚了一下眉頭:“鳴叔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