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食的戰爭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秦晉並沒有急著返回木鹿城,而是一直留在希爾凡,甚至還與崔胤等人策劃著擴建希爾凡城。
希爾凡小城在大食帝國中無足輕重,但在唐朝經略波斯的計劃中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西半部呼羅珊再加上一部分的法爾斯省,這個即將重建的波斯國版圖就已經基本確定,接下來需要確定的則是波斯國王的人選。
事實上,這個國王的人選也毫無懸念,非德高望重的扎馬斯莫屬,這個縱橫吐火羅的老商人畢生都在謀求著復國的可能,但取代了倭瑪亞王朝的阿拔斯王朝兵威更甚,他本以為再無希望,豈料想唐人的到來打破了一切,復國的希望就像石頭裡迸出的火星一樣,竟然點著了一把燎原大火。
從希爾凡抵達吐火羅的信使將秦晉的親筆信交在了老扎馬斯手中,當得知即將在西呼羅珊復建波斯國的訊息時,激動的老淚縱橫,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現下,扎馬斯的兒子庫思老正在幫助唐人攻掠印度南部的小國,短時間內內無法返回。
但他一刻都沒有猶豫,毅然決定跟隨信使向西趕往希爾凡去謁見大唐丞相,同時也願意當這個復國以後的波斯國網。
在秦晉的書信中,還與扎馬斯做了一個交易,用西呼羅珊與一部分法爾斯交還他在吐火羅的領地,以及倉促建成的波斯國。
比起吐火羅這種非波斯核心地區的土地,呼羅珊與法爾斯自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薩珊王朝興起之地的波斯利斯,聽說可以在那裡建一座新都,扎馬斯興奮的滿臉通紅。
他萬萬想不到,唐人可以如此輕易的擊敗了大食人,並奪取了大片的土地,更無法相信的是唐人居然捨得將西呼羅珊與法爾斯總給自己。
這個機會是絕對不能放棄的,所以他怕夜長夢多,便不等庫思老返回吐火羅,直接帶著臣僚們踏上了趕往希爾凡的大路。
在給扎馬斯寫信時,連馬赫迪都尚未成為俘虜,現在僅僅過了半月有餘,又一重大訊息傳到了希爾凡。
大食哈里發曼蘇爾的同胞兄弟,卡扎爾親王帶著部眾向大唐投誠。
卡扎爾不同於馬赫迪,在阿拔斯家族中地位很高,王朝初建時,立下過很多軍功,後來因為遭到了曼蘇爾的猜忌才被招至泰西封虛位架空。
其號召力遠非只有一個王子頭銜的馬赫迪可比。
此人投誠,自然要隆而重之的對待,但得到這個訊息以後,許多人都懷疑卡扎爾這種級別的人倒戈投誠究竟有幾分真心,秦晉暗中在聽取了賽義德對泰西封政局的分析以後,又覺得此事有七八分可成。
無論如何,當要謹慎對待才是,不能操之過急。
卡扎爾是哈里發之位的覬覦者,而曼蘇爾又是個權利慾極強的鐵腕哈里發,也許就是馬赫迪被俘事件刺激了卡扎爾,在與曼蘇爾的對決中落敗,無奈之下為了自保才選擇了倒向大唐。
又過了旬日,派往伊拉姆的密探返回,確認卡扎爾的部族在埃蘭遭到慘絕的屠殺。
至此,卡扎爾與曼蘇爾這個親哥哥結下了不共戴天的血仇,秦晉心中的疑慮又消減了一分。
在此期間,卡扎爾幾次三番的派遣使者到希爾凡,要求到希爾凡謁見大唐丞相。
其急迫的心情可見一斑,但他越是著急,秦晉就越是要抻著他,讓他更加的急,只要他多急一分,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就少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