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琰來了,扎馬斯來了,阿布和哈西姆也來了,數里乃至十數里不等的地域上,到處都是神武軍的援兵,他們與神武軍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
那些作壁上觀的大食附庸軍們見狀不妙竟丟下了他們的主人馬赫迪王子,一鬨而散,絲毫不顧及他們曾極盡所能美化的主僕情誼。
在他們看來,馬赫迪完蛋了,打了敗仗的大食王子雖然還是大食王子,但這個人的所有前途都隨著這場敗仗被燒成了灰燼。
馬赫迪再無統帥大食軍的機會,這樣的主人還有什麼好值得追隨的呢?
而當下此時,馬赫迪王子終於記起了這些“忠心”的奴僕們,他吩咐自己的衛兵四處傳訊,務必在唐人徹底控制戰場局面之前,迅速的介入到戰都中來。
只要將唐人的這股士氣挫下去,那麼戰場便還有翻盤的可能,他也不會輸得那麼難看。
可惜現實比馬赫迪想象的要殘酷萬倍千倍,派出的衛兵能回來的十之一二,就這些人,帶回來的也是壞訊息。
那些蠻部的酋長們一個個奚落嘲諷,都說馬赫迪這回算是徹底完蛋了,就算僥倖逃回去,將來也難逃哈里發的鐵腕懲罰。
這一瞬間,恐懼遠遠超過了憤怒,他十分清楚哈里發的個性,對於兒子而言,只有那些最有能力的人才會得到重用,對於犯了大錯和重罪的兒子,懲處起來也絕不會手軟。
看著部下們努力維持的戰線,馬赫迪頓時覺得,一切的挽回手段都是徒勞的,毫無意義。
既然是這樣,打與不打,活著與死掉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念及此,萬念俱灰,馬赫迪手中的馬刀陡然翻了過來,對準自己的脖頸便劃了下去。
也許只有戰死,才會讓哈里發在閒暇時對自己還存著一絲憐憫。
然則,不管結局怎樣,恥辱都已經生生世世與他共存了。
馬赫迪決然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與失敗。
一聲金鐵交擊,馬赫迪手中的刀掉在了地上。
部將們怎麼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家統帥自殺呢?
他們紛紛湧上來,大聲的說著自己的意見,總而言之,現在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又怎麼能輕易的去死呢?
馬赫迪苦笑,他現在總算有些理解選擇逃亡的優素福了,這個傢伙在東征唐朝慘敗之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星辰,光亮就連帝國的都城泰西封都能感受得到,還發曾不止一次的發出由衷的讚歎。
想想昔日今日,馬赫迪清楚,自己也要走優素福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