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糧車上所裝載的根本就不是糧食,而是一捆捆的麥草,神武軍將士一連翻檢了十幾輛大車居然都是麥草。郭子儀馬上意識到自己中計了,也是他過於求成,才忽略了吐蕃軍的詭計。事實上,這股吐蕃軍比以往遇到的任何一支軍隊都難纏,他就應該清楚來者不善,可終究還是不小心溼了鞋。
事已至此,郭子儀沒有任何猶豫,立即下令將車隊和麥草一股腦的全燒掉,就算糧食是假,大車、牲口與麥草總是真的,把這些東西都燒掉,對吐蕃人而言也是一種損失。
很快,大火升騰而起,郭子儀心中實在已經緊繃到了極點,此時此刻既然中計,那麼吐蕃人一定就埋伏在據此不遠的地方,如何才能全身而退就成了他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吐蕃的伏兵遲遲沒有出現,直到神武軍開始重新集結,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襲擊,現場除了愈燒愈烈的大火以外,便再沒有可以威脅到神武軍的東西了。當然,也沒有吐蕃伏兵的蹤影。
見狀如此,郭子儀心下狐疑,難道是自己想多了?還是吐蕃軍原本運送的就是麥草?然則,麥草這種東西如此大規模的運送也太過於違背常理,根本就是得不償失啊。
不論如何,郭子儀仍舊小心翼翼,命全軍近兩千人分三個梯隊漸次撤退,就算遭遇到伏擊,也不至於全軍覆沒。由此,他是做好了應對全軍覆沒的打算,有著應對最壞情況的準備一直是其領兵的風格。
郭子儀不知道的是,就在與之相隔不過數里的一處山丘之上,有一雙眼睛正遙遙望著遠處升騰起的火光,這雙眼睛的主人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為人察覺的笑容。
“大將軍,唐人在撤退,要不要衝上去,讓他們嚐嚐咱們的厲害!”
此人正是東代大將尚悉結,他與一般人的想法迥然不同,若換了旁人早就衝上去與其做一番廝殺,但他卻認為這種硬碰硬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況且,貓戲鼠的遊戲才剛剛開始,大把的好戲還在後頭呢,他可不想遊戲才起了個頭就匆匆結束。
“派出探馬,盯緊了他們,往北去便小心盯著,若往南,就讓這些不自量力的唐人全都死在藍田關下!”
尚悉結的聲音冷若冰霜,讓他身邊的人都覺得不寒而慄。
此時已入深秋,寒露漸生,所有的衣甲都被露水打溼。這種情況卻是吐蕃人從前很少遇到的,他們是在高原上馳騁慣了的人,在深且密的灌木叢中與露水作鬥爭還是生平頭一次。露水很快浸透了他們的衣甲,貼身的衣物黏糊糊的貼在身上,別提有多難受
但是,尚悉結治軍十分嚴厲,如果有人敢擅離職守,那必然會丟了性命,是以即使他們在難受也得忍著,靜靜的等待著天亮。
神武軍並沒有選擇向南,而是沿著灞水一路往灞橋方向而去。
這讓尚悉結大為驚訝,他原本以為這股神武軍就算不向南逃出藍田關,也肯定會返回潼關,哪成想對方竟選擇了一條出人意料的路,奔向灞上。
看來,他的貓戲鼠之計並沒有嚇破了老鼠的膽子,這些唐人依舊賊心不死。尚悉結心頭湧動著一股莫名的興奮,如此棋逢對手當真是一大快事,他甚至有種要見見對方主將的衝動,看一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敢在吐蕃大軍的夾縫裡閃轉騰挪而不知道害怕。
這誠然也是對吐蕃大軍的一種藐視,然則尚悉結卻不是常人,這反而更激起了他的興趣。
吐蕃軍沿著灞水向東南駐紮了至少有兩萬人,這些神武軍一頭扎進去只怕是有去無回。於是,尚悉結當即傳令,不許阻截那股神武軍,就權當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讓他們繼續深入,一直進逼到長安城下才好呢。
到時候陷入層層重圍之中,看他們如何脫身,恐怕就算插翅也是飛不出去的。
與此同時,尚悉結只專注於做一件事,那就是派出了大量的散兵,獵殺那股神武軍的探馬,但有發現定要不惜任何代價將其殺光殆盡。
這種方法是要斷絕神武軍的耳目,讓他們成了事實上的瞎子聾子,如此一來就算他們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像一隻老鼠在事先被圈好的籠子裡左支右拙。
整整一日功夫,郭子儀小心翼翼的沿著灞水附近的密林前進,他把七成以上的精力都用在如何隱匿行蹤上,是以嚴重拖慢了行軍速度。還有另一件事讓他憂心忡忡,那就是派出去的探馬損失慘重,能夠安然返回的只有不到三成。
郭子儀的副將們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大帥,派出去的探馬十損其七,一定是吐蕃人有意為之,咱們的一舉一動到現在也定然沒能逃脫他們的監視,與其冒險繼續計劃,不如退回……”
絕大多數人的意見是退回潼關,修整過後,如何行動再作計較。可郭子儀卻斷然拒絕了這種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