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李承宏深信不疑,在得知了杜乾運有山中老叟的奇遇之後,更加的看重他,覺得這就是老天送給自己最大的機緣,所謂因緣際會想必就是如此了。只是有了這番對話以後,李承宏再也不提讓杜乾運入朝為官的事了,也生怕破了杜乾運的機緣,也一併毀了自己的機緣。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李承宏終於如願以償的見到了李光弼。
這是個中等身量,又面貌普通的人,但一雙眸子卻透著深沉剛毅。李承宏不以相人見長,但也立時覺得面前之人就是他求之不得的。
一番簡單的君臣之禮行罷,李承宏便迫不及待的開門見山。
“朕欲使卿執掌京兆府,卿可有把握?”
“陛下但有敕命,臣竭心用命就是!”
李光弼的回答有些硬邦邦的,但細一琢磨又讓人覺得不踏實,這究竟是答應呢,還是沒答應呢?李承宏求助的看向了坐在一旁的杜乾運,杜乾運當即心領神會。
“恭喜陛下,李將軍既肯用命,此事九成可定!”
但是,李承宏反而又不踏實了。
“魚朝恩手握重兵,豈肯輕易就範?”
杜乾運點頭笑了笑,分析魚朝恩也是應有之議,此人掌握著神策軍又執掌著京兆府,一連數日的大清洗,在渭水南岸刑殺了數千人,又在東市公然處決了不肯低頭的宗室,其中尤其是磔殺霍國長公主最為慘烈。
現在的長安上下,提起魚朝恩無不色變膽寒,也難怪李承宏心有顧忌。
李光弼卻輕描淡寫的道:
“陛下有詔命,魚朝恩既為唐臣,又豈敢不尊?除非他有謀逆之心!”
這話說的冠冕堂皇,可李承宏卻是難以把自己內心深處的不安和擔心直說出來,畢竟他也不想在臣下面前過於表現自己的軟弱和無助。
關鍵時刻,還是杜乾運最善解人意。
“有吐蕃人在,魚朝恩還敢翻上天去不成?陛下只須將瑪祥仲巴傑這尊煞神抬出來,看不嚇破了他的膽!”
提起吐蕃大相瑪祥仲巴傑,李承宏的身體不由自主的就抖了兩下,面色也為之一寒。
“如果大相得知此事,追究下來,朕,朕又該何以自處啊?”
杜乾運只得進一步說道:
“瑪祥仲巴傑既然有意讓陛下出面收魚朝恩的事權,就必然不會介意陛下用一用他的名字!”
李承宏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遲疑著不肯決斷。
“萬一這是他的詭計呢?”
杜乾運也沒想到李承宏竟如此婆媽,只得把話掰開了說。
“魚朝恩漸有尾大不掉之勢,瑪祥仲巴傑明顯有意要敲打他,卻不想親自出面,陛下只要把持住這一則,就儘管放心大膽的去施為吧!”
話說透了,李承宏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當即命人草擬了詔書,又著人送往中書門下。他本來還想仔細詢問一番李光弼如何虎口奪食,但李光弼卻已經以籌劃赴命京兆府為由起身告退了。
李承宏只得意猶未盡的揮揮手,送別了這位從天而降的心腹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