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瘋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瘋狂 (1 / 2)

廣武王李承宏在長安被擁立為唐朝皇帝,逃走的李亨帝位被廢,年號也由至德改元為永泰。

秦晉召集潼關眾將商議此事,裴敬率先發言:

“不等明年李承宏就急著改元,明顯是得位不正而心虛,所謂永泰朝廷必然不得人心,神武軍伺機攻伐,必能一舉而定!”

“話雖不錯,但現在李承宏身後站著的是吐蕃人,二十萬兵馬盤踞在關中,是一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力量,哪怕神武軍主力盡數調回,也不能輕舉妄動。為今之計,只能等盧節度在河東的神武軍在馮翊就位以後再做應對!”

說話的是皇甫恪,早在秦晉率領神武軍主力東征洛陽之初,皇甫恪便也離開了長安,駐兵在陝州協住潼關防禦來自黃河北的威脅。不過,神武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殺到了洛陽,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克復洛陽,使得黃河以南再無叛軍。由此,潼關的防禦壓力驟然減輕,而在陝州協防的皇甫恪自然也就輕鬆了許多。

這次秦晉急赴潼關,皇甫恪自然也跟了來,他作為老一輩的將領,用兵行事也以穩健著稱。

“皇甫將軍此言不妥,李承宏雖然沒有根基,但吐蕃的二十萬大軍就是他的爪牙。據郭某瞭解,吐蕃大相瑪祥仲巴傑無意入主中原,廢立皇帝之舉,更多的意圖是在於禍亂我唐朝,以期在隴右河西乃至西域謀求更大的利益。所以,對李承宏用兵不但不能拖延,還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伐過去。”

話音剛落,坐在秦晉左手邊的清虛子已經按耐不住了,他對郭子儀是抱有成見的,此人經秦晉的提拔才有今日的地位,能夠以招討副元帥之名統領劍南邊軍,只是此人對秦晉顯然是有所保留的,在擊敗孫孝哲的叛軍以後,便逐漸靠攏向了李亨。

“郭副帥之意,要以卵擊石嗎?咱神武軍在潼關戰兵不過五萬,就算盧節度能趕來馳援,河東也要留下足夠的人馬防備河北叛賊,能有三萬之數也就不錯了。攻伐攻伐,又拿什麼攻伐呢?總不能不顧將士們的生死任意攻伐吧?”

清虛子的話也沒錯,但秦晉不滿的瞪了他一眼。

“好了,都不要吵了,秦某今日召集眾將,不是為了爭論,而是要針對李承宏的偽朝廷,做出行之有效的既定策略。”

秦晉在一開始就想好了,硬碰硬絕不是他想做的,吐蕃人兇悍勇狠,神武軍與之正面對敵,就算能勝恐怕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所以,針對李亨承宏的偽朝廷,便制定了一長一短的兩條方針。

一者,攻心離間,李承宏既然要稱帝,就必然離不開滿朝的大臣,就算魚朝恩清洗了大批的朝臣,但總會有幸存下來的。二者,神武軍更多的只是執行威懾任務,主力頓兵要害之地,只派出小股人馬襲擾,一面試探,一面殺傷其有生力量。

秦晉用了大約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將這些謀劃詳細講述了一遍,眾將紛紛便是服從,此前的爭執也都暫時擱下。既然用兵,自然就要派出合適的將領和人馬。

郭子儀、皇甫恪等人都紛紛主動請戰。

關於襲擾將領的人選,秦晉也早就有了屬意的人選。

皇甫恪的年歲大了,並不適合顛簸襲擾的戰鬥,所以他被第一個排除了。郭子儀年富力強,自然是合適的人選,除此之外,他還親點了安氏叛軍降將田承嗣,此人在攻克洛陽一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為人看似粗莽,但實則粗中帶細,且頭腦靈活,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秦晉用人唯才不唯德,只要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就能發揮其人應有的作用,反之則是禍國殃民了。他自信用人有道,有術,所以在這幾年中提拔重用了許多被認為是道德有虧的人。

吐蕃人在攻下長安以後,曾有乘勝攻打潼關的意圖,但不知何故只做了兩次試探性的進攻就又龜縮回去。所以,秦晉才能穩如泰山的從容調兵遣將。儘管佔據了長安,如果不能攻下潼關,長安便不能安穩。他就不信,吐蕃人能在關中和他們耗上個一年半載。因為吐蕃人口本就稀少,二十萬戰兵,想必已經是傾巢而出。換言之,吐蕃內部是空虛的,一旦訊息傳到西域各國,吐蕃這些年所結下的仇敵們勢必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正是基於這種判斷,秦晉的打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要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吐蕃人嚇走,趕走,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到時候是進是退則從容至極。

佈置路線時,郭子儀主動選擇了經由華州、渭南襲擊新豐、櫟陽一代,而田承嗣則在藍田、杜曲一帶活動。

該議的都議完了,已經是子末時分,秦晉遣散了眾將,獨獨留下了清虛子與裴敬。

清虛子亦是摩拳擦掌,他的火器營在攻克洛陽一戰同樣表現出彩,是以也有意在關中大顯身手。不過,火器營此時留在了洛陽,正在擴軍訓練,以隨時北渡黃河討伐盤踞在河北的安氏叛賊餘孽。

所以,當他向秦晉提出來調火器營西進的想法時,便被秦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吐蕃軍可退,毋須力敵,收復長安只在遲早!”

話不用多說,只要點透三分,以清虛子和裴敬的頭腦自然可以想明白其中的因由道理。

裴敬則道:

“大夫留下我等,可是另有吩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