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崩逝的訊息很快在長安城中傳開,京兆府張貼的佈告遍及大街小巷,驚魂未定的百姓們更如雪上加霜。李隆基這個過氣的皇帝原本早就已經失去了對唐朝的影響力,他的名字也在此前數年前淡出了長安百姓的視線。然則,驟聞到太上皇崩逝的訊息之時,竟在市井間激起了不小的波瀾。打砸鬧事者此起彼伏,更有甚者竟結群衝擊官府衙門。
宣講佈告的官吏面對群情洶洶,不敢自專,不得不上報執掌京兆府的大宦官魚朝恩。
魚朝恩向來都是迷信武力的人,得報之後,立即命神策軍開進長安城內的主要街道。此時的吐蕃軍內部有軍令約束,吐蕃兵馬只能守禦長安各門,街市各坊則全部交由神策軍管理。
事實上,該搶的已經搶的差不多了,瑪祥仲巴傑這道軍令所為的不過是要給李承宏順利登上太子之位減輕障礙。
然則,瑪祥仲巴傑的心思魚朝恩才顧不得那麼多,百姓們既然選擇了暴力相向,那神策軍出手也就絕不會容情。
當神策軍開上長安各街道的同時,便有數百名鬧事的百姓被鎖拿,一體下了京兆府大獄。除此之外,魚朝恩也沒有放棄這個機會牽連自己昔日的政敵。
其中,張氏姐弟三人的親信大臣是最先倒黴的,一頂策動謀反的帽子壓下來,立時就有數十位大臣也被投入了京兆府大獄,而且他們所面臨的厄運這才僅僅是開始,因為從一開始魚朝恩的目的就是整的這些人家破人亡,永無翻身之日。
緊接著,神武軍一系的大臣,李輔國一系的親信,紛紛遭到了魚朝恩無情的清洗。
此前在政爭中落難的宰相崔渙雖然早就身在獄中,但也同樣受到了波及,魚朝恩派去審案的親信宦官第一個就提審了他,而且還用了重刑,打的這位出身自名門望族的重臣死去活來。
如此重刑加身於崔渙,目的自然是讓他承認策動謀反叛亂的主謀,好在崔渙雖然老矣,但骨頭卻硬的很,不管身上皮開肉綻,竟硬生生的挺了過去。
很快,第一批被判處梟首的大臣就被押赴東市,在日落之前進行了行刑,十幾顆大好頭顱同時落地,血濺當場。一時之間,長安城內暗流湧動,許多人已經開始在私底下傳言,長安大亂即將開始,末日恐怕也將不久。
入夜以後便是宵禁,這一夜看似平靜,暗地裡卻不知有多少人在暗處緊鑼密鼓的謀劃著,期盼著……
瑪祥仲巴傑打了個哈氣,這一夜他睡的很不好,雖然人在興慶宮中,住的也是昔日大唐天子的寢宮,可總有一種不安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東代大將尚悉結腳步沉重而又急促的由遠及近。
人未先至,僅憑腳步聲瑪祥仲巴傑就已經知道殿門外的來人就是尚悉結。
當腳步聲進入殿內,尚在屏風之後時,瑪祥仲巴傑咳嗽了一聲。
“將軍步履急躁,難道有棘手之事?”
尚悉結進來之後,徑自尋了地方坐下,說道:
“大相猜測的不錯,魚朝恩那閹人居然藉著百姓們趁亂騷動的機會大肆清洗唐朝官吏,就在昨夜,就在昨夜,一連斬殺十餘人,難道大相就不管一管嗎?”
好半晌,瑪祥仲巴傑沒有說話,只是眯著眼睛,尚悉結實在等的著急,就欠著身子追問道:
“大相難道就聽之任之?”
瑪祥仲巴傑睜開了眼睛,不答反問:
“我問你,魚朝恩亂殺唐朝官吏,於我大吐蕃何干?”
“何干?”
尚悉結愣住了,他實在想不到,大相第一個想到的關鍵處居然在這裡。
“難道他不是在藉著大相的威勢,做自家的私事嗎?讓他得逞了,今後只會變本加厲!”
誰知,瑪祥仲巴傑聽了尚悉結的擔心之後反而哈哈大笑。
“大相何以發笑?難道,難道大相也被那閹人所迷惑了嗎?”
終於,瑪祥仲巴傑雙手重重的拍在了御案上,聲音裡充滿了難以自制的喜悅之色。
“尚悉結,你這糊塗腦袋,什麼時候能向江水一樣個變得清澈,魚朝恩所做的事,正是我想做而不能做的啊!”
尚悉結徹底愣住了,結結巴巴的反問:
“想做,不能做?”
瑪祥仲巴傑重重的點頭。
“正是!我要立李承宏為太子,唐朝舊臣有數之不盡的人要反對,現在好了,那些有能力有資格反對的人要麼被魚朝恩殺掉,要麼被嚇破了膽,哪個再敢站出來反對,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是否夠硬,能不能抵擋得住鋒利的行刑巨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