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耳根新書【一念永恆 ./book/27094/】,閱讀大神新作!
睢陽陷落,河南節度副使張巡以身殉國!
軍報上的內容把甘露殿內所有人都驚呆了,只有那些不知利害輕重的御醫和宦官們依舊圍著人事不省的天子手忙腳亂的團團轉……
睢陽乃是兩淮之地的北部門戶,安賊叛軍如果想奪取兩淮財賦之地,就絕對繞不過去睢陽。而張巡則是鎮守此地的中流砥柱。都說時勢造英雄,這句話印證在張巡的身上再合適不過。就在天寶十五載之初,張巡還僅僅是個鬱郁不得志的縣令,恰逢安祿山攻陷洛陽,舉兵南下,他才聚眾抵抗,召集了不少的唐.軍,在雍丘。寧陵等地打了幾次不小的勝仗,連挫叛賊兵鋒。
在長安之圍解除以後,李亨聽說了張巡的戰績,便下敕書任命其為河南節度副使,攝御史中丞。由此,張巡便牢牢的守在睢陽,不使叛軍向南半步。可誰又曾想到,前腳房琯兵敗,後腳張巡竟也跟著敗了。
而睢陽一旦失守,就等於使兩淮門戶洞開,叛軍便可趁勢長驅直入,取江陵、金陵也未必不能!
知曉朝廷大勢的秦晉、崔渙與李輔國都是面色凝重,唯獨張皇后對睢陽失守也僅限於朝廷一敗再敗的沮喪而已。她見殿上眾人都沉默不語,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只是睢陽與長安山高水遠,才不會有半分關心,她所在意的是,如何才能從這份突如其來,晴天霹靂一般的軍報為自己攫取最大的好處。
當張皇后的目光掃在秦晉的臉上時,登時就有了主意。隨即她又偏頭看向李輔國,隱晦的眨了眨眼睛,又衝著秦晉的位置努努嘴,兩人竟心照不宣。
“當務之急,朝廷必須派遣援兵出關,萬一叛軍奪下了睢陽以後當真直取兩淮江南,大勢恐將難以挽回!”
在得到了暗示以後,李輔國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雖然他絕口不提以何人為帥出征,但天子詔書就在宰相崔渙的手中,哪裡還用他明說了?
李輔國的話並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崔渙在得知睢陽陷落,張巡殉國的訊息以後,長久的陷於震驚與悲傷中難以自拔。這其中既有對國事的憂慮,也包含了他與張巡之間的私誼。張巡外放地方為官之前,一直在長安做京官,只因為得罪了權貴難有寸進的餘地,不得已之下才離開的長安。
“此事尚需從長計議,畢竟長公主與秦大夫的婚禮已經籌備了月餘,全長安的百姓都在等著這一天,如果出兵的話只怕要草草收場,這對人心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使民間人心惶惶,平白的生出事端來……”
崔渙的內心是掙扎的,先有房琯兵敗,再有睢陽陷落張巡戰死,唐朝在關外的局勢陡然間變得岌岌可危,他又不自覺的看了一眼仰躺在榻上毫無知覺的李亨,只覺得千鈞重擔都壓在自己一人的肩頭,胸口壓抑沉重,竟憋得難以呼吸。
總而言之,出兵是必須的,可籌備了月餘的大婚之禮一旦草草收場,他也不敢保證會給長安民心帶來何等樣的影響!
一直頗有決斷的崔渙竟也罕見的猶豫不決了!
張皇后見崔渙似乎很是猶豫,便接著李輔國的話幫腔。
“兩淮江南為大,長安百姓都是通情達理的,又豈能不理解朝廷的難處?至於長公主與秦大夫的大婚之禮,也不是就此擱置了,他日攜不世之功返回長安,說不定又能成就一段千古流傳的佳話呢!”
李輔國說的隱晦,相比之下張皇后就是直言不諱了。不但提出來,要暫時擱置秦晉與壽安長公主的大婚之禮,還要讓秦晉即刻帶兵東出,以解開唐朝在關外的困局。
李隆基在位時,朝廷談安賊叛軍如虎色變,最多也是守住潼關,保住關中就到頭了。現在張皇后不過是區區一介婦人,把出兵討賊說的居然就像吃飯睡覺那麼容易,也不知她是從哪裡來的自信?
秦晉並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如此暗暗的想著。其實,與其說張皇后是自信的,倒不如說她無知者無畏!讓這種糊塗蠢蛋參與到朝政決策中來,其帶來的惡劣影響,只怕不亞於楊國忠、程元振這種人。
原本李亨身體康健之時,張皇后根本沒有插手軍政決策的餘地。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李亨突然病發不醒,甚至還有性命之憂。關外的局勢又接二連三的受挫,這就給張皇后參與決策創造出各種條件。
秦晉又看了看神色有些遲疑的崔渙,知道他心裡在猶豫不決,但最終只怕也不會有合適的決斷與選擇。而讓秦晉心生警惕的是,由此刻情形看,張皇后與李輔國這對冤家居然不知怎的合流一起了,兩人一唱一和的,顯然是要將自己支出長安。
忽然想到壽安長公主,連秦晉都不由得暗暗讚歎,看起來柔柔弱弱的蟲娘竟是如此的有先見之明。倘若他在今夜徑自去了駐紮在北禁苑的神武軍,自然就是在此地與張、李兩人周旋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果當真是這樣,後果恐怕不堪設想,秦晉知道,只要他和崔渙不在這裡,張李兩人別說假傳詔旨,就算把李亨毒殺了也不奇怪!
依附於皇權的女人和宦官有強勢君主在位時,自然難以為禍,可一旦君主身有不測,此二者立時就可以翻雲覆雨。此中例子,在秦晉所知道的史實中已經不勝列舉,他心知此次怕是難留在長安,唯獨擔心的就是廣平王,如果他也跟著離開了長安,就算有崔渙留在政事堂,在張皇后和李輔國面前也是獨木難支啊!
思忖之下,秦晉打定了主意,既然出兵在所難免,也就不做無用的掙扎,坦然受之便是!然則,此時的甘露殿卻不能離開人,幾位重臣必須輪流守候在天子榻前。
“便如皇后殿下所言,秦某也認為出兵乃當務之急,至於大婚之禮,延緩也是情理之中……”
“秦大夫……”
秦晉痛快的表態,崔渙心下驚訝,可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勸阻還是贊同,只有些茫然的喊了一句之後就沒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