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六百九十九章:舉薦第五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九章:舉薦第五琦 (1 / 2)

紫宸殿上氣氛始終處於一種壓抑的狀態,秦晉把奏疏遞了上去以後就很少說話,李輔國則一副哭哭啼啼,痛心疾首的模樣。只有李亨面目平靜,似乎這件事對他的震動並不甚大。

“秦晉,五日後就是和蟲娘大婚的日子,好生歇息幾日,也好做些準備。”

李亨讓秦晉做準備,是另有因由的,這樁婚事是關中遭難以來,李唐皇室的第一次喜事,因而他打算大張旗鼓的辦一場規模空前的婚禮,一切規格都超出標準準備,只要不超過天子的禮制,就算與皇太子、藩王相當也在所不惜。

如果秦晉的婚禮得以順利風光的完成,對安定長安民心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李亨的帝位也將更加穩固。

自從李隆基回到長安以後,李亨雖然絕口不提自己的憂慮,可危機感卻如影隨形。也因此,他在對待涉及李隆基的各種事務時,也顯得格外的謹慎。

秦晉對婚禮並無多少期待,這樁天子早就賜下的婚姻對他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種履行任務和職責的心態而已。

李亨的思路似乎很跳躍,在提及了秦晉與壽安長公主的婚事以後,竟又提及了房琯大軍催要糧草的事宜。

只不過,比起對戰事的期待,糧草卻是李亨一直揪心的問題,長嘆一聲道:

“關中糧草緊缺,府庫錢財也差不多都被掏空了,朕倒現在才知道什麼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這倒讓秦晉心中一動,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來,便建言道:

“陛下,說起府庫缺錢,臣想起了一個人。”

果然,李亨的眸子裡閃出了興奮的光芒,探著身子問道:

“秦卿有何賢能舉薦,快說就是。”

秦晉想到的這個人,名字很特別,叫做第五琦,曾為北海錄事參軍,在河北徹底陷落以後,奔來長安,於長安已經滯留了近一年的時間,一直無所著落,加之又經歷了潼關告破以後的戰亂,更是貧困交加。後來,此人曾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秦晉投書,說出了自己對朝廷府庫開源節流的一套設想。

其實,第五琦的這套設想不止投到秦晉那裡,包括楊國忠、高仙芝等人都曾是他的投書目標,只不過都是石沉大海而已。

獨獨到了秦晉那裡,秦晉立即被其中的“榷鹽法”所吸引。

朝中重臣向來以農業為重,只有秦晉瞭解這貿易之利。所謂“榷鹽法”說白了不過是食鹽官辦壟斷的法子,雖然構思並不複雜,可他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無盡的商機。

如果能把天下鹽鐵之權收歸朝廷,所得利潤將難以估量。

而且改革鹽法這件事,早在前漢時代就已經有人做過了,只不過後來幾經變故都廢止了而已。當年漢武帝的託孤重臣,桑弘羊便以財計而聞名天下,只可惜其人毀於政爭之手而家破人亡,其所改辦的鹽法也自然隨著人亡而政息了。

這個第五琦在投書中闡述的頗為詳細,甚至於許多細節都做了註釋,也足見其在地方上任職的心得並非泛泛。

“陛下,北海錄事參軍第五琦曾向臣投書,闡述‘榷鹽法’對朝廷之利。”

“‘榷鹽法’?”

李亨的神色流露出一絲絲懷疑,這個第五琦所建議的,難道是要加收鹽稅嗎?現在天下大亂,而其又是非正常得位,爭取民心也是目標之一,加徵稅賦只會使百姓與自己離心離德,這也是他很難接受的建議。

這時,李輔國也抹乾了眼淚,附和著天子的話音問道:

“難道那個第五琦想要建議陛下加收鹽稅?”

秦晉搖了搖頭,便把榷鹽法中食言官辦的思路說了一遍。

與其由收稅獲利,不如將鹽鐵之權收歸朝廷,朝廷只須向從事鹽鐵行業的百姓們支付一定的酬勞,於是那部分因為收稅困難增加成本,而損失的大部分利潤,便可數以倍計的流向朝廷府庫。

李亨和李輔國都鴨子聽雷一般,根本不明白秦晉口中那些難以理解的因果關係,但至少也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這個第五琦是能人,其提出的“榷鹽法”會給朝廷府庫增加難以想象的收入!

李輔國到也直接,在聽了個大概以後,直接向李亨諫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