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 (2 / 2)

這裡是淮南採訪使李成式的屯兵之處,在敗出江都以後就逃到了這裡。得知閻敬之被俘慘遭酷刑之前,他早就派出了手下大將分兵兩路屯駐要津以拖延時間,等待朝廷援兵。其中,步軍兵馬使裴戎駐軍瓜步州,李神慶則率馬軍襲擾晉陵郡與吳郡,以鉗制丹陽李璘大軍。

“閻使君死的壯烈,必會名垂青史,千古不朽,諸位都不要難過,咬牙堅持住,朝廷的援兵就要到了!”

閻敬之的死對李成式部眾打擊甚深,士氣一落千丈,日日都有逃兵出現。然則,禍不單行,福無雙至,很快另一則壞訊息又傳回了揚子津,李神慶率馬軍投降了永王李璘。而且,與李神慶一同投降的,還有吳郡太守李希言的部將元景曜。

一時之間,江南東道反抗永王最中堅的兩股人馬便有徹底土崩瓦解的勢頭。但是,李成式身邊鎖於兵力不過兩千餘人,自保都難以保證,更別提主動出擊了。派往長安的使者已經上路了三撥,不知何日才能盼來回音。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漸漸恢復了大戰之前的氣象,包括城外那些大戰後殘留的痕跡也漸漸被剷平抹除。由潼關到長安數百被破壞掉的烽燧也一一修好。這綿延百里不絕的烽燧乃是向長安示警的關鍵手段。

與尋常烽燧預警引火不同,乃報平安之用。每日日落後,潼關的守軍就會在烽燧上燃起烽火,然後烽火向西沿著各處烽燧次地點亮,直到長安為止。

這種烽火火名為平安火,唐朝立國百多年來不曾滅過,在去歲還是第一次熄滅。當時,李隆基也是發現平安火沒有亮起,才連夜帶著親信大臣與兒子們偷偷逃出了長安城。

秦晉檢視了幾座烽燧以後,不禁嘆道:

“此物第一次派上用場,竟是當做了逃命的示警手段,如果當初設立烽燧報平安火的始創者泉下有知,又該作何感想?”

京兆尹崔光遠向來與秦晉一同出行巡視,他見秦晉居然提及了太上皇,便好意提醒道:

“大夫慎言啊,現在太上皇功過與否連天子都不敢說,又何況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呢?”

秦晉呵呵一笑,也換了話題:

“我在想,能不能另有辦法增強潼關與長安的溝通,使得通訊速度遠遠快於這費時費力的烽燧!”

烽火傳訊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快速,最有效,最穩定的方式,除此之外就再無第二種,不過崔光遠知道秦晉向來都有奇思妙想,以為他又想到了什麼好主意。

“大夫難道還有更好的通訊辦法?”

秦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如果我說有一種工具,能夠在眨眼的功夫傳訊到千里乃至萬里之外,並能即時傳回反饋,大尹可相信否?”

“這,這……世上當真能有這種東西?恐怕天上的神仙也做不到吧……”

崔光遠難以置信的眨著眼睛,頭一次覺得秦晉是在異想天開,什麼東西能在瞬息間千里傳音?這種事就算傳說中的神仙也不是個個都能做到的。

秦晉一時興致突起,又道:

“何止於傳音,就算與千里之外的人,聲形並茂的交流也可以呢,就像你我在這咫尺間交流,一般無二。”

這種有悖於常理認知的說法崔光遠理解不上來,但見秦晉說的一本正經,全無調侃玩笑之意,又不由得凝眉沉思起來。

秦晉忽而輕嘆了一聲:

“大尹覺得神仙都難以做到,可在那個世界,對於一個普通人,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

崔光遠抬眼看向秦晉,覺得這個人身上似乎永遠都籠著一層紗帳,好像有許多秘密一般。雖然沒有根據,可他一向自信直覺精準,還未曾看錯過什麼。但,念頭轉了幾個轉,忽又驚覺,假如後世人人都可以如此方便的交流,那這個世上還能有秘密嗎?

比如皇宮中的秘聞訊息,根本就不用人帶出去,只須用那種即時通訊的法子傳出去即可。

“就算大夫所言的世界裡有這種即時通訊的法子,那裡的朝廷也一定會嚴加限制,否則,否則謀反者舉事豈非易如反掌了?”

推薦耳根新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