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下吧,安撫好百姓,別讓朕失望!”
李亨平靜的應諾,任憑旁人如何逼視,都看不出一絲的喜怒。站在太子身後的成如璆此時卻如鯁在喉,有句話想說卻說不出口。他也想留下來,在太子身邊,畢竟在他的意識裡,兵變首功是自己,留下來以後,太子豈會虧待自己?
然而,成如璆最終還是忍住了,默默的看著李隆基裝模作樣的在叮囑太子。
一切交代完畢,李隆基又下令成如璆,給太子留下五百人以作護衛。
這個數目,已經相當於隨扈李隆基禁軍總數的一半,成如璆暗想,畢竟虎毒尚且不食子,留下五百人足見父子之間並非半點感情都沒有。
然則,李亨卻大聲的拒絕了。
“父皇不可,此去蜀中萬里之遙,艱難險阻,隨扈的人少了決然不成,只須留下一百人,兒臣再從附近募集人手就是!”
李隆基不同意,太子堅辭,父子二人如此爭執了一陣,好事房琯出面勸解,提出了個折衷的方案,給李亨留下三百人,餘下的都跟著天子趕赴蜀中。
天子車架越走越遠,終於消失在了路的盡頭。李亨依舊望著西面憂心忡忡。
“天子車駕千萬不要撞見了神武軍。”
一直跟在李亨身側的李泌則不以為然。
“撞見了又如何?殿下現在正如虎入山林,龍歸大海。”
忽然間,北面荒原捲起了漫天的塵土,所有人的精神都高度緊張,生怕遇見敵襲。只有李泌冷笑道:
“是秦晉的神武軍到了!”
秦晉沒有隨同李亨一同上路,而是在天子車架離開馬嵬驛後趕去和神武軍騎兵會合。
李亨倒吸一口涼氣:
“想不到竟來的如此之快!”
李輔國躬身笑道:
“這招百姓留人之計實在妙極,秦使君真乃殿下福將。”
李亨嘆息感慨,李輔國說的不錯,如果不是秦晉,他只怕從此再無出頭之日。其實,在所有人看來,秦晉有許多更好的選擇,可偏偏選擇了曾與之反目的太子,除了一片忠義之心外,便再也找不到第二種理由了。當然,李亨也在此列。
果然,騎兵轉瞬既至,百姓們夾道歡呼,彷彿是拯救他們於恐懼之中的救星終於到了。
秦晉與李亨合併一處,擺在李亨面前的最大問題就落在了究竟該去往何處。
李泌堅持己見,認為李亨到靈武去最合適,也最安全。因為不管有多大的圖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先保證了太子的安危。
“秦使君,你認為呢?”
李亨一直惦記著秦晉的定計,此時更是急於瞭解。
不過,秦晉的主張卻讓所有人大驚失色,李亨也曾暗暗揣測過他的打算,無非是經由馮翊到河東去,那裡是神武軍的根基之地,又可直接威脅安史叛軍的老巢。
“臣建議殿下立即返回長安!”
“秦晉,你究竟是何居心?難道要將殿下往火坑裡推麼?”
李泌大驚失色,連說話都變得很不客氣,直呼秦晉其名。倒是一旁的李輔國一翻三角眼,瞪了李泌一下。
“先生何以如此失態?且先聽聽秦使君的謀劃再下定論也不遲啊!”
李泌一甩袖子冷一聲,別過頭去不再說話。李亨也是一臉的不至信,他做過各種假設,就是沒想到秦晉竟然讓自己回長安。
“請秦使君詳細解說一番,也讓眾人寬心。”
秦晉呵呵笑了一笑,然後環顧眾人一週,一字一頓的說道:
“秦某可守住長安!”
李泌實在忍不住出言駁斥:
“兵無常形,水無常勢,勝敗也從沒有十拿九穩之說,秦使君這海口,誇的大了吧?”
不等秦晉說話,李輔國又翻了翻眼皮。
“先生此言差矣,秦使君以善守聞名朝野,當初在新安時,帶著千把團結兵就能擋住孫孝哲十萬精兵。現在的神武軍兵強馬壯,攜河東大勝之威,再憑藉長安城高池深,焉知不能退敵呢?”
“你?”
李泌想說這都是李輔國的一廂情願之言,但李亨卻將他的話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