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小心翼翼的坐在榻上,剛剛生受了五十軍棍,儘管只有一開始的五下打實了,但還是傷了皮肉,碰一下就疼的直咧嘴。 再看秦琰,就像一隻鬥敗的公雞,跪在地上滿面羞愧之色,又一言不。
“你知錯了?”
“俺,俺知道錯了!”
“錯在哪裡?”
“不該私自動用軍卒,修,修……”
秦晉嘆了口氣,秦琰雖然不笨,但在這件事上就是轉不過彎來,不能領會自己的良苦用心。如果他只是普通人,身上沒有秦府家奴的標籤,自己又何必親自受刑?
正因為如此,秦琰的所有舉動都會被人無限放大,如果處置稍有不公招致難以估量的非議。
這也是為什麼秦琰屢屢立功,卻一直在旅率的位置上難進一步。其實,按照他的斬功勞,就算提拔為中郎將也不過分。但是,他的過錯和功勞也一樣的多,如果僅僅是功過相抵都難以服眾。
現在,秦琰居然明目張膽的以神武軍軍卒為自家修葺府邸,要知道這可是家天下的時代,一切都歸天子所有,以天子之兵修私人府邸,這在李隆基時代,領兵之人就算不被斬也得是個流放千里,家破人亡的下場。
這還不算,對神武軍產生的影響也極為嚴重。長安解圍之後,秦晉就已經現位於長安的神武軍因為急劇擴充而軍紀廢弛,如果縱容秦琰的行為,只會使得軍法徹底失去約束力。
那麼,神武軍的根本都已經不復存在,那麼又與其他邊軍有何區別呢?
秦晉嘆息過後,又緩和了語氣,語重心長道:
“狗兒啊,你出身自我的家奴,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我,如果每每行事都如此乖張任性,丟的不僅僅是你的臉,還有我秦某人的臉面。現在,我還有能力時時以雙手護在你的脖子上,若有朝一日我去職離京,鞭長莫及,又有誰來護你?”
秦琰的性子是天不怕地不怕,而且內心深處的確是存了一種心思,天大的窟窿都有自家主君撐腰,怕從何來?
但是,秦晉這番語重心長的話卻讓他倍感無地自容。自身生死,他不放在心上,但是,卻恰恰忽略了,自己的行為給自家主君帶來的不僅僅是麻煩這麼簡單的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有何臉面面對主君呢?
“俺,俺真的知錯了,從今往後,一定洗心革面,絕不再犯!”
秦晉點了點頭,又道:
“此事之後,你已經不能留在神武軍中了。”
至此,秦琰才徹底慌了,如果不能留在神武軍中還不如殺了他。他想懇求秦晉留下自己,但又明白,秦晉今日自請受罰其中的分量之重,又怎麼可能再留下自己呢?只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
秦晉有些費力的站起來,來到秦琰面前,撫著他有些散亂的後腦。
“好了,不要哭了,不再神武軍中,還可以到別家軍中!”
“俺,俺那也不想去,只想留在主君身邊。”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有那麼一瞬間,秦晉差點就心軟了,但是如果不讓這個桀驁不馴的傢伙嚐到痛,以後只會闖出塌天的禍事來。
此前楊砼等人擅自出城而被執行軍法斬的事,與秦琰絕對脫不開干係,否則以其強硬的手段,又怎麼能被一群紈絝捆住了圍毆呢?
這件事秦晉不想明著追究,也只能以這種方式進行警告!如果屢教而不改,他寧可就此放棄此人,也不想此人走上了歪路。
“我已經行文建寧王,將你調往劍南軍,明日就動身去子午關吧!”
秦琰縱有萬般不捨,也知道此事無可挽回,抹了一把眼淚,磕了三個頭,咬牙離去。
隨之,郭子儀神色激動急吼吼進入賬內。
“大事,大喜事!”
郭子儀向來沉穩,從不曾如此急色,秦晉眉頭微跳,道:
“何事如此興奮?”
“回紇大將磨延啜羅遣人送來軍報,聲稱在慶州一帶活捉了賊孫孝哲!”
孫孝哲竟被活捉了?就連秦晉都大吃一驚。他此前派出烏護懷忠的騎兵追擊叛軍殘兵,從長安一路往潼關方向,往馮翊郡方向,梳理掃蕩,為的就是活捉或者斬殺此人。但又萬想不到此人狡猾至此,竟以聲東擊西之法,往西北方向逃到了慶州地界,可人算終究不如天算,被一路南下的回紇騎兵正好逮住。
興奮之餘,秦晉的臉又冷了下來。
“那磨延啜羅莫非以為孫孝哲在手,奇貨可居,打算漫天要價吧?”
郭子儀亦是如此擔心。
“磨延啜羅只送來軍報,未曾將孫孝哲一併押解進京,必然存了此等心思。”
秦晉冷笑道:
“就讓他揣著奇貨吧,咱們不與表態,看誰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