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五百六十二章:禍起蕭牆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二章:禍起蕭牆間 (3 / 3)

“一旦做困獸之鬥,叛軍必會不計代價,我軍傷亡也一定慘烈空前。”

李亨目光有些飄忽,又轉而看向了李泌。

“先生,回紇之兵能否提前趕來?”

這是李亨和李泌第一次在秦晉面前提及向回紇借兵的事,以前李亨聽從了李泌的建議,假作對此事置身事外,然則現在心急之下竟脫口而出。

至此,李泌的臉色已經十分難看,他一直千叮萬囑不要李亨說出來,因為滿朝文武中,支援由回紇借兵的並不多,他本人當然不在乎千夫所指,可如果因此而連累了天子的聲名,那自己就萬死難書其咎了。

與此同時,秦晉的面色更加難看,他一直堅決的反對向回紇借兵,並在天子面前也曾明確表態過,借回紇之兵等於引狼入室。而以唐朝自身的力量,亦有可能從容退敵,又何必再為複雜多變的局勢添上一處難以預估的變化呢?

“臣反對向回紇借兵,若如此,我大唐百年積威將一朝盡喪!”

脫口而出後,李亨也覺不妥,但木已成舟,便大方的承認下來。

“朕的確遣僕固懷恩親往大漠草原,向回紇部借兵,這不過是為了江山社稷,多一重保險而已,比起百年積威,真以為社稷存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秦卿也應該知道,兩害相權取其輕,做出這個決定,朕又何嘗不是矛盾痛苦?但為了社稷的存續與長治久安,也不得不咬牙為之……”

李亨還算是個有擔當的人,並沒有把責任推給李泌,也沒有為自己做出的決定過多解釋,一番剖白心跡也很是極是誠懇。

面對如此放低了姿態的天子,秦晉就算再心有不滿還能說什麼呢?難道對李亨橫加指責就能於事有補嗎?既然不能,又何必做這種徒勞無益的事情。

良久之後,秦晉才輕輕的嘆息了一聲。

“臣會竭力在回紇兵入關中之前解決掉關中的危機,如此一來便可以名正言順的禮送胡兵出境。”

這時,李泌陰沉著臉反問了一句:

“大夫可曾見過箭在弦上又有不的道理?”

面對疑問,秦晉的臉色也變得看難看至極,一直以來對李泌的印象尚算不錯,雖然此人時時與自己作對,但絕不似楊國忠、程元振那麼卑鄙無恥只為了一己之私。但此時此刻,他看向李泌的目光裡多了幾絲厭惡。

如果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不借回紇之兵就要亡國滅種,那麼借兵也無可厚非。

原本的歷史上,叛軍攻陷了長安,李亨倉皇逃到了靈武,手中幾無可用之兵,向回紇借兵也就成了唯一的辦法。

但是,現在的情形絕不相同,長安不曾有一日落在叛軍手中。徵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後,朝廷僅在長安的可用之兵就可以達到十萬眾,而在河東和潼關還有數萬精銳神武軍堅持抗賊。雖然表面上看,叛軍佔盡了優勢,但優劣轉換也就在轉瞬之間,借回紇之兵根本就不是必然選擇。

李泌之所以一意向回紇部借兵,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與秦晉做對,從而在天子那裡奪回原本屬於他的信重。

這就是因私利而害公器,秦晉對此也就難再容忍。

不過,秦晉並不打算和李泌在殿上於天子面前做公然爭論,撕破了臉只會使得朝廷內部更加趨向於撕裂,在這種大敵於前的當口,只能使得親者痛而仇者快。

“道理一說,並無成例,今次秦晉可以向門下侍郎掩飾一番,如何箭在弦上而不,可否?”

秦晉做口舌之辯還是頭一次,李泌驚訝的看著他,一時間有些錯愕,但很快就恢復如常。

“既然大夫肯演示一番,李泌便開眼一觀。”

眼見著兩個人不論政事轉而鬥嘴,李亨有些哭笑不得,但即便如此也總好過因政見而相互攻訐。

他現在最怕的就是臣下因為政見不合相互攻訐而害了朝政,當年太上皇在位時的前車之鑑尚在眼前……

推薦耳根新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