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元年伊始,天氣就變得怪異非常,還沒出了正月竟已經有了回暖的跡象,冰雪漸趨消融,城牆飛簷上掛滿了滴水結成的冰柱。
京兆尹崔光遠腳下打滑,身體失去了平衡,多虧隨從手疾眼快一把扶住了他,才免於跌倒出醜。
“大尹當心,這幾日城牆甬道上的積雪開始融化,雪水白日間淌的到處都是,晚上又結了冰……”
“知道了,知道了,這等常識我還不知道嗎?”
訓斥了隨從一句,使之不再聒噪,崔光遠腳下加速,快步離開了差點跌倒的地段,以緩解自己的尷尬。
不過,加速之後,他又猛然間停住了,隨從們一時間無所適從,不明白崔大尹何以行動如此突兀!然則,崔光遠的臉上卻露出了笑容,一抬眼正好瞧見郭子儀也前呼後擁的迎面而來,便高呼道:
“郭將軍,郭將軍……”
郭子儀和崔光遠私底下互相看不順眼,除了公事的交集以外,見面都說不到三句話。
今日崔光遠竟主動招呼,郭子儀甚感奇怪,便也僵硬的笑了起來,迎上去。
“崔大尹一早就到城上巡查,如此勤於往事,郭某欽佩之至。”
崔光遠似乎與郭子儀老友一般,滿眼放光的笑道:
“郭將軍,回暖了,開化了。”
郭子儀嗯啊的答應著,有些心不在焉。崔光遠毫不在意,又接著說道:
“只要回暖持續下去,叛軍貯存的那些人脯豈非都要腐爛發臭?”
本來郭子儀心中所憂慮的另有其事,被崔光遠如此一提醒,也立時恍然。天氣回暖以後,以前冷凍的人脯當然也要跟著化開,一旦腐爛發臭,當然就不能吃下肚。如此一來,叛軍可就真真要斷糧了。
不過,現在還沒出正月,真要徹底回暖,至少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但終究是希望近在眼前。緊跟著,郭子儀的眉頭又緊皺了起來,就算關中不急著反攻,河東的局勢也已經緊迫至極,天知道神武軍還能在史思明的全力一擊下堅持多久。雖然他也承認神武軍的戰鬥力的確不俗,可對手終究是常年和契丹人作戰的幽燕鐵騎,史思明又是安祿山麾下最得力的干將,雙方真的打了起來,勝負絕對沒有把握。
“郭將軍,郭將軍……”
發現郭子儀一直在愣神,崔光遠接連喚了他幾聲,這才令其回過神來。
“哦?郭某剛剛在擔心另一件事……”
崔光遠滿不在乎,在他看來一切都在好轉,還有什麼比剛剛困於長安時,更令人絕望呢?不過,他也敏銳的意識到,郭子儀擔心的焦點似乎並不在城外,而是城內。
“郭將軍可是在擔心忽然而起的謠言?”
所謂謠言,正是指標對秦晉的一些流言蜚語,而且還傳到了天子的耳朵裡。雖然天子一如既往的,堅定的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秦晉的支援,但是誰都知道天子還需要秦晉為其平亂擺脫困局,一旦飛鳥盡,狡兔死,難免又會出現良弓藏,走狗烹的局面。
然則,為家國利害就該如此捨生忘死,如果只顧著愛惜自己的那一身羽毛,還不如隱居深山中,從此不問世事。
崔光遠認為,秦晉不是個只顧及自身利益的人,雖然人皆有私心,然則那些謠言也一定是無稽之談的造謠中傷。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長安城解圍之時,就是御史大夫麻煩纏身之日!”
郭子儀罕有的和崔光遠深入探討起來。
“不至於如此吧?”
崔光遠有些驚訝,他覺得郭子儀把問題想的過於嚴重。
“不至於?”
郭子儀抬起頭來,反問了一句以後,又繼續說道:
“大唐立國百餘年來,可有大臣權重如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