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謀求開府總領國政,這在唐朝無異於打算謀朝篡位,陳希烈深深知道其中的厲害。這份上書且不論真假,只要到了天子手裡,自己的下場恐怕……他不敢再想下去。
“來人,來人!”
奴僕躡手輕腳推門而入。
“快去尋大郎二郎過來,快,耽擱了半點,誰都別想活!”
很快,陳家的大郎二郎先後來到了陳希烈的書房。
兩位紈絝子見到父親萎頓癱坐在書案後,竟好似一夜間老了十歲,均產生了不祥的預感。
“父親大人……”
陳希烈卻一擺手,打斷了他們。
“為父大難臨頭,今日之後,你們好自為之吧!”
這番話可把陳希烈的兩個兒子下懷了,這明顯是在交代後事,而且居然連承繼香火的親兒子顧及不上,有什麼禍患會讓一貫精明強幹的父親如此萎頓絕望呢?
不過,任憑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如何驚慌哭求,陳希烈都不肯再多說了,只將那份草稿挨在蠟燭的火苗上,燃燒殆盡,化作片片灰燼。
這種東西留不得,將來抄家萬一落在有心人手裡,沒準會連陳家都要招致滅頂之災。
攆走兒子以後,陳希烈又將常伴身邊的十幾個妾侍召集在一起。
“跟著我,你們享了不少福,今日,這福分算是盡了,陳某即將大禍臨頭,各自都散了吧……”
說完,他無力的以右臂支撐住身子,低頭揮手,示意侍妾們可以走了。
然則,侍妾們卻不明所以,豈會因為一句沒頭沒尾,莫名其妙的話就散了呢?紛紛湧上來,哭哭啼啼,拉著他非要他說個清楚,為什麼攆她們走,不少人還表示,就是死也不離開。
若是往常,陳希烈一定不耐煩的將所有人都罵走,但現在卻多少有幾分欣慰,都說大難臨頭各自飛,現在看來,這些女子還是有情有義的。
“老夫觸怒了天子,已經見不到明天的日出,走與不走都隨你們,可留下來難免就要受到牽連……”
正說話間,府中奴僕急急而入。
“家主,天子有,有詔,中使請家主接詔呢!”
陳希烈慘然大笑,環顧一眾梨花帶淚的侍妾們。
“看看,催命的使者來了……”
眾侍妾終於明白過來,立即蜂擁著奪門而出,擁擠之下竟把那報信的奴僕擠翻在地,眨眼的功夫走的一個都不剩。
陳希烈悽然苦笑。
此刻方知眾叛親離之苦!
“告訴天使,老夫沐浴更衣後便會接詔!”
在以往,大臣接詔時往往會沐浴更衣焚香以示隆重,後來長安被圍,天子李亨提倡一切從簡,因而沐浴更衣再接詔的事已經很少。
但現在,陳希烈自知命不久矣,也許這就是他生平最後一次接詔,自然要隆重對待的。
此時,李輔國已經被讓進了陳府正廳,在得到了陳府家奴的答覆後,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只一口口喝著茶湯,靜靜等著。
反倒是一併跟來的張垍卻有點不自然,時時東張西望,似乎在擔心什麼。李輔國瞥了他一眼,道:
“奉聖命而來,怕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