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亂唐> 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五章:軍法治民夫 (2 / 2)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趙十一卻嘿嘿一笑:“使君莫將弓拉的太滿,新安軍現在有萬把人,到時候不知要壯大幾何,別把使君吃的連衣服都當掉……”

秦晉就手從面前漆盤中抓起了一個果子砸過去,“吃也堵不上你的嘴!”

趙十一的反應也快,一偏頭竟躲了過去,然則,不再說話,只悶頭吃著瓜果。

隻言片語中,秦晉可以感受到,新安軍時至今日已然大成,從當初的團結兵,徹頭徹尾的進化成了大唐的精銳之師。而這隻用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他甚至下意識的將新安軍和神武軍做比教,如果兩軍交鋒,誰輸誰贏呢?

然則,秦晉知道,新安軍雖然於他淵源甚深,但在現有體制之下,卻絕無可能再劃撥到自己的麾下。更何況,從趙十一的表述中可以判斷的出,哥舒翰將新安軍可是當做嫡系精銳培植的,又怎麼可能拱手讓人呢?

再想一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哥舒翰身邊有新安軍這種嫡系精銳,也總比那些充斥著胡人,關鍵時刻就反水投降的隴右要強吧?

說實話,秦晉對隴右沒有好感,反倒是朔方軍,雖然出了皇甫恪這種扯旗造反的叛將,他仍舊抱有極大的好感。

在秦晉的潛意識中,長安兵變最後摘桃子的就是隴右軍,現在的隴右軍已經成了天子手中的第二支龍武軍。他總有種預感,這支名為神策軍的隴右精兵,將在李隆基的手裡從下山猛虎蛻變為花臉大貓。

趙十一在同州逗留了一日邊啟程返回潼關。秦晉也立即投身準備鄭白渠的疏浚。在韋濟的建議下,疏浚工程從馮翊郡開始,因而大批逃民得到京兆府的佈告以後,已經有一部分距離馮翊近的,進入了馮翊地界。

秦晉自有他的安排,這些人既然進入了馮翊郡地界,就要徹底聽從他的安排。

首先一點,絕不能再鬆散無序的嘯聚一處,出則成群,走則成片。

為此,秦晉特地從神武軍中抽調了數千人,分駐馮翊邊界各處,收容整編進入郡內逃民。所有逃民,只要進入馮翊郡,就會立即被安置到“集中營”內。然後,有專人到營中為所有人登記造冊姓名籍貫。緊接著再按照軍中辦法,建立旅率隊伍……簡言之,就是一切均按照軍中辦法管理,這些逃民亦要遵從神武軍軍法,否則將會受到軍法的嚴厲懲處。

處置逃民的軍法,秦晉並沒有本著那種愛惜人力的原則,在以不傷筋動骨的前提下達到懲戒的目的。因為這些逃民的眼裡只有吃飯為了活命一說,讓他們顧忌尊嚴和臉面,只怕連潼關都逃不到就死在路上了。

說句誅心的話,能逃到潼關以西的人,早都不是什麼良家子了,他們為了活命可以付出任何代價,之所以沒有投了安祿山,是他們心底裡多少還對唐朝存著點念想。

所以,儘管秦晉也同情他們的遭遇,卻絕不能心軟,只有用重典,維護住了秩序,一切才皆有可為。

正所謂慈不掌兵,將這些以軍法編練的民夫,用絕對的暴力約束起來,短短七八日功夫,竟已經整編了有五萬人眾。而且這僅僅是登記造冊,整編完畢的人數。“集中營”裡還有一大批等著登記造冊,接受整編的逃民。

最初之時,逃民們對秦晉的強力約束也有許多人甚為不滿,甚至煽動了一大幫人群起鬧事,企圖以法不責眾的手段威逼脅迫秦晉就範。但可惜這些人選錯了鬥爭的物件,秦晉怎麼可能讓他們得逞呢?

僅僅五百神武軍甲士步卒,衝進了數千人的鬧事人群,所到之處便如利劍斷水。對付鬧事的難民,於神武軍而言,的確是殺雞用牛刀。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鬧事的首惡,以及百十隨從被一體擒拿。

這些人裡多數在山東之時,都是豪強鉅富之家,到了潼關已經受盡了折磨和屈辱,現在為了口飯吃又要受到諸多限制,豈能甘心任人擺佈?振臂一呼,帶頭鬧事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但秦晉又豈是易與之輩?抓了這些人以後,不管對方痛哭悔罪,抑或是逃民中長者出面求情,一律按照入營之前頒佈的軍法,就地斬首。

非但如此,行刑之後,鬧事之人的首級被高高懸掛在營外的高杆之上,時時警告著那些心存不滿之人,莫要做非分之事。

杜甫勸說秦晉,這麼做會使營中之人怨憤之心過甚,對士氣而言不是好事。

秦晉卻道:

“都是些疏浚河道的民夫,難不成還要指望著他們打仗?”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