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耳根新書【一念永恆 ./book/27094/】,閱讀大神新作!
秦晉率兵過了涇水,前面遙遙在望的就是咸陽城。此時的咸陽城自然早就不是秦朝國都時的規模,其規制頂多也就是個上縣,與此城隔了一條渭水遙相對望的則是唐朝西京長安。
頓馬駐足望去,卻見咸陽城城門緊閉,一派肅殺之氣。
“使君,以末將之見,咸陽當還在朝廷控制之內。”
秦晉嘆了口氣,咸陽控制在朝廷手中有什麼用呢,假如此時長安已經丟了,這座渭水北岸的小城也早晚會落入安史叛軍之手。
只是這樣洩氣的話他不願當眾說出來,是以只看了看身旁一派慶幸之色的清虛子說道:
“長安此時未必會輕易陷落,咱們現在趕過去,還來得及!”
清虛子一路上沒少和秦晉聒噪,現在聽秦晉說要渡過渭水到長安去,不禁大為興奮,然而卻又勸阻他此時渡過渭水。
“使君不可現在就去!”
“何以如此說?”
“此時長安為陷,天子尚在宮中,使君此時去了,豈非還要受制於人?不如等長安失陷,天子遁逃之後,再從容出手,到時候就算天王老子都要對使君言聽計從呢!”
秦晉只覺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個牛鼻子老道自從露出了狐狸尾巴之後,每每勸說自己都極為露骨,難道他就真不怕死嗎?
然則,秦晉縱使認為清虛子的建議有道理,卻也不會採納。因為在長安城中,除了天子以外,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只不過按照時間推算,加入李隆基沒有讓自己失望的話,此時怕是已經偷偷潛出長安了。
剛低頭沉吟了一陣,卻聽遠遠有探馬來報。
“報!渭水北岸發現大批百姓,正往馮翊郡方向去!”
什麼?逃難的百姓?秦晉心中不由得一緊,莫非此時長安城已經失陷了?
“速去向百姓打探情況,長安究竟情況如何!”
得令之後,探馬又飛速離去,不一會就帶回來幾個衣衫頗為華貴的中年男人。
秦晉親自詢問之下,這才發現那些逃難的人多是出自長安富貴之家,而且有不少人還有爵位在身。
被“請來”的幾位得知面前這個鬍子拉碴的年輕將軍竟是震動京師內外的神武大將軍秦晉,立時肅然起敬。
“原來是大將軍,大將軍因何此時才來啊?”
一句話問出口去,幾個人嚎啕大哭。時長安之人多知道秦晉就任神武大將軍,是以這幾個富貴之家的子弟仍舊稱其為大將軍
秦晉被哭的陣陣心煩,都是男人,動不動就嚎啕大哭,實在讓人無法忍受。但又不好對這些人發作,是以只得耐著性子勸了幾句才問道:
“諸位何故如此傷心?”
幾個人這才說起正題,其中一個年齡稍長的以一種極為神秘的口吻低聲說道:
‘一早上就聽到宮中傳言,天子已經趁夜逃離長安,長就要守不住了。’
另一個人緊跟著附和道:
“如果秦大將軍能早一日抵達長安,天子未必會信心盡失而逃走啊……”
這幾個人也不等秦晉說話,就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了長安城內的各種流言蜚語。
秦晉暗暗苦笑,李隆基還真是沒能讓自己失望,果然在某個夜晚瞞著所有的大臣,偷偷的逃離了長安。既然如此,他便再不能耽擱,必須立即南渡渭水,到長安去。
“請恕在下多嘴,大將軍此時到長安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幾家是因為先一步得到了內情,所以逃出來的早。此時天子逃走的訊息怕是早就傳遍了京師內外,一鍋爛粥就算天神下凡也難有回天之力。”
這些富貴之家的子弟顯然見多識廣並不懼怕手握重兵重權的秦晉,非但如此還不斷的向他提建議。
“陳兄所言極是,方聞大將軍在河東用兵復土,又為馮翊郡牧守,何不據地而守,靜待時機力圖恢復呢?”
秦晉心中又是一陣苦笑,看來這些富貴之家的子弟居然也對朝廷不報任何信心。說好聽的是據地而守,靜待時機,究其竟不過是建議秦晉割據自保,他們也好大樹底下乘涼。
“實不相瞞,諸位兄弟都是衝著大將軍的名聲,這才結伴去馮翊投靠,假若大將軍守住馮翊,依託河東與朔方河套之地,未必不能撐起大唐的半壁江山啊!”
此時秦晉已經插不上話了,卻聽又有人道:
“此話說的過滿,馮翊郡為三輔之一,又距離長安過近,無險可守,怕是難以堅守。若想長久堅持,當務之急乃是撤往延綏等地,憑藉錯綜複雜的地形抵禦叛軍狗賊的兵鋒……”